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92篇
  免费   3917篇
  国内免费   2714篇
电工技术   517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446篇
化学工业   9672篇
金属工艺   6671篇
机械仪表   2143篇
建筑科学   1277篇
矿业工程   1349篇
能源动力   915篇
轻工业   4353篇
水利工程   700篇
石油天然气   4985篇
武器工业   459篇
无线电   33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88篇
冶金工业   3157篇
原子能技术   673篇
自动化技术   1213篇
  2024年   400篇
  2023年   1525篇
  2022年   1563篇
  2021年   1666篇
  2020年   1440篇
  2019年   1610篇
  2018年   951篇
  2017年   1258篇
  2016年   1490篇
  2015年   1603篇
  2014年   2899篇
  2013年   2215篇
  2012年   2662篇
  2011年   2640篇
  2010年   2358篇
  2009年   2413篇
  2008年   3054篇
  2007年   2673篇
  2006年   2203篇
  2005年   2311篇
  2004年   1911篇
  2003年   1676篇
  2002年   1466篇
  2001年   1313篇
  2000年   1132篇
  1999年   971篇
  1998年   874篇
  1997年   895篇
  1996年   831篇
  1995年   826篇
  1994年   693篇
  1993年   583篇
  1992年   488篇
  1991年   469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434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0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51.
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对Ti-5Al-1.5Nd,Ti-5Al-4Sn-1.5Nd(质量分数,%)两种钛合金中析出相长大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d的钛合金的快凝态基体中分布着大量近球状的析出相,并沿晶体的晶界、亚晶界、位错线等处呈串状析出.在650-800℃温度范围内经不同时间热处理后,析出相逐渐聚集长大,但长大速度都很慢.Ti-5Al-1.5Nd合金中析出相为立方的Nd_2O_3,其长大激活能为117kJ/mol.加入Sn后,析出相的分布更加弥散,析出相中Nd和Sn的平均原子比为1.37:1,经衍射花样的标定,判定为正交的Nd_5Sn_4,其长大速度更慢,长大激活能为170kJ/mol.  相似文献   
952.
Cr对多弧离子镀TiN及其复合膜(Ti,Cr)N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改变Cr靶电流强度,在国产AIP 01型多弧离子镀膜机上制备不同Cr含量的(Ti,Cr)N复合薄膜。研究Cr的添加对薄膜硬度、薄膜相结构及晶格常数等性能的影响,探讨薄膜的硬化机理。结果表明:Cr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复合薄膜的硬度,显微硬度可高达HV2665;复合薄膜是以TiN为基的(Ti,Cr)N薄膜,薄膜中没有独立的CrN和Cr2N相,同时由于Cr的加入,薄膜的择优取向从(111)晶面逐渐过渡到(200)晶面,随Cr靶电流的增大,所得(Ti,Cr)N复合膜中出现单质Cr。  相似文献   
953.
研究了高铬马氏体耐热钢(0.09C-10.2Cr-0.52Ni-1.52Mo-0.22V-0.07Nb-3.0Co-0.01Ti-0.0129N-0.0033B)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钢经1100℃×1h空冷正火处理 750℃×1h空冷回火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在原奥氏体晶界和板条间分布有M23C6碳化物,并有少量1~3μm的M3B2颗粒,马氏体板条内部有10~30 nm的MX型析出相.短期蠕变试验数据显示其在650℃的蠕变性能优于P92钢.  相似文献   
954.
将LiTaO3压电陶瓷颗粒分别添加到Al2O3和Sialon结构陶瓷基体中,通过对复相陶瓷试样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路径的观察,研究了Al2O3和Sialon结构陶瓷基体中LiTaO3第二相的断裂行为。研究结果表明:Al2O3和Sialon陶瓷基体的断裂均为沿晶断裂,LiTaO3压电陶瓷颗粒的断裂为穿晶断裂,在LiTaO3第二相的断口上,观察到了许多断裂台阶,这些断裂台阶是由于试样断裂时,裂纹扩展过程中遇到LiTaO3晶粒内的90°电畴发生裂纹偏转和分支引起的。  相似文献   
955.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粉末冶金技术制备W-20Cu(vol%)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不同球磨时间的W-20Cu复合材料显微组织进行表征,并对材料的各项物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W-20Cu烧结体的组织越来越均匀,Cu相分布也越来越均匀.W-20Cu烧结体密度、收缩率、硬度、抗弯强度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球磨20h的W-20Cu复合粉烧结体热导率达到峰值(130.61 Wm-1K-1),继续球磨,热导率减小.综合考虑所有研究结果,通过机械合金化所制备的W-Cu复合粉体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综合物理性能的W-20Cu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56.
纳米/微米Al2O3-ZrO2复相陶瓷SHS制备与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忠民  王建江  张龙  叶明惠  杜心康 《铸造》2003,52(11):1053-1057
通过在(CrO3 Al)燃烧体系添加ZrO2(4molY2O3)组元,利用SHS技术可以制备具有亚共晶、共晶和过共晶成分的Al2O3-ZrO2复相陶瓷。复相陶瓷基体组织主要由层片状和纤维状共晶组织所构成。在亚共晶成分复相陶瓷中,纤维状共晶组织体积分数较高,ZrO2纤维直径已达到纳米/微米尺度;在过共晶复相陶瓷中,层片状共晶组织体积分数较高,Al2O3-ZrO2两相层片间距基本在亚微米范围内。基于燃烧合成与凝固理论分析可认为,本试验所获得的复相:陶瓷是通过SHS原位结晶及在大过冷条件下、熔体发生共生共晶反应生成的。所以在本试验条件下,只有亚共晶成分的复相陶瓷才易获得ZrO2相纤维直径在纳米/微米级尺度上的1—3复合的Al2O3-ZrO2纳米/微米晶内型复相陶瓷。  相似文献   
957.
稀土镁合金铸造和挤压态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安如  夏长清 《铸造》2005,54(11):1113-1116
制备了3种不同成分的镁-稀土合金,研究稀土(RE)元素铈(Ce)、钕(Nd)和钇(Y)对镁合金铸态组织、力学性能尤其是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仪等对3种镁-稀土合金组织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稀土元素与镁形成的镁-稀土相分别为Mg12Ce、Mg17Ce2、Mg12Nd、Mg24Y5、Mg41Nd5,主要分布在铸态组织晶界.对3种合金的铸态试样进行了室温力学性能及高温力学性能试验,并与挤压态比较,结果显示:在镁合金中,Nd的强化作用优于Ce,在高温时,Nd和Y共同强化作用优于Nd.  相似文献   
958.
为了研究液氮消防喷嘴的射流特性,对氮气和水混合喷射的两相流喷嘴建立数学模型和几何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气液两相流射流流场的速度、压力、密度等物性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并改变喷嘴的入口、出口以及总长度等参数进行仿真,对比不同参数时的射流速度,从而得到喷嘴的最佳尺寸参数。压力仿真云图的结果表明,喷嘴弯折处易出现负压,因此在设计时应将喷嘴设计成曲线型。  相似文献   
959.
米用常温氨水水解TiOSO4过程中加入自制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了超细纳米TiO2粉末,用XRD,TEM和比表面仪对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纳米TiO2粉末结构、粒径大小和比表面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TiO2粉末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研究表明煅烧温度在400℃~800℃时得到的纳米TiO2粉末呈锐钛矿结构,粒径约为5.5nm~9.6nm,比表面积高达189.45m^2/g;在850℃煅烧后所得的纳米TiO2粉末为锐钛矿与金红石型混晶结构;在l100℃时得到的纳米TiO2粉末为金红石型纳米TiO2粉末,同时微粒出现团聚且粒径变大。光催化实验表明:纳米TiO2粉末的光催化活性与煅烧温度密切相关,850℃煅烧1.5h所制得的混晶结构纳米TiO2粉末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与国产商品纳米锐钛矿型TiO2相比,其降解甲基橙的速率约为国产商品纳米TiO2的1倍。  相似文献   
960.
本文论述了利用活性等离子体喷涂沉积含有原位合成的碳化物或氮化物的钛复合物涂层的过程。用钛粉作为原始粉末,用甲烷和氮气作反应气体。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在喷涂过程中合成了钛一碳化物和氮化物。这些复合物涂层具有较高的抗滑动磨损性能和良好的耐磨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