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98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48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767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一、概况上海第十一化学纤维厂,年生产能力在5000吨以上,每年消耗能源折标准煤2万吨左右,是耗能大户之一。由于我厂自1971年由棉纺改建化纤以来,聚合、革取设备长期采用9480毫米的小型装置,整个聚合萃取工段共有9480毫米聚合管及9530毫米萃取塔10套,f800聚合管及930萃取塔1套,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机台多,单机产量低,能源消耗大(单耗为320kwh/t)以及机台之间产品质量差异大,而造成了影响后道纺质量和能耗高所引起的经济效益低的情况。1991年我厂结合老厂改造,提出了对原948。毫米聚合管和f530革取塔设备进行扩大容量,提高产…  相似文献   
72.
73.
通过生产实践,找出了影响锦纶6POY丝强伸度的因素是切片粘度,冷却吹风,纺丝速度及卷绕强力等,从而提高了纺丝质量。  相似文献   
74.
针对锦纶66原丝生产过程中偶然出现的长时间停电这一难题,经过认真分析,大胆创新,实现了国际性的突破。介绍了盐液管道和纺丝箱的处理方法、防下料管口堵塞和物料泵来电启动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锦纶6细号短纤维的开发研制过程,以及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工艺。  相似文献   
76.
董召虹  孙莎莎 《国外丝绸》2010,(5):33-36,40
总结了阻燃锦纶纤维的阻燃机理,介绍了锦纶织物的阻燃技术及研究进展,对阻燃锦纶织物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7.
采用J40∧s棉纱与锦纶包氨原料在SM8型针织机上编织的全成型高弹内衣裤,具有高弹贴身、舒适保暖、保健美体和柔软透气等优点,全弹力高弹系列内衣裤自上市以来,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8.
锡环 《国外丝绸》2005,20(4):23-23
锦纶/纤维素纤维混纺交织物(PA/CEL)目前广泛用于工作服、制服、休闲服和户外用途,这是由于它们有优异耐穿耐磨性和良好尺寸稳定性,与涤纶混纺交织物相比,有较好防火性能。但是PA/CEL染色费时费钱,一般用浸染法或者先用冷轧堆法染纤维素纤维,然后用浸染法染锦纶。有小部分PA/CEL织物用两浴连续法染色采用阴丹士林还原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79.
远红外纤维是功能性纤维的一种,其制品因具有吸收光或体热发射远红外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独特,深受人们的欢迎,有着潜在的市场前景。从80年代开始,中国纺大、天津纺院等单位对远红外条纶及丙纶进行了研究,但远红外锦纶尚未开发。为适应市场需要和产品结构调整,我们对远红外锦纶进行了研究。采用共混纺丝的方法,解决高分子化合物与高分子化合物及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物质等相互混合时的亲和性,以及共混纺丝流变性对纤维的成型和染色性的影响等难点,探索合适的纺丝工艺。经过对共混配比、纺丝温度、冷却条件、油剂、卷绕速率、牵伸定型条件等诸多因素的研究,解决了以上难点,编制出了远红外发射率≥80%,强度≥cN/dtex,伸度15%-50%的远红外锦纶。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为监控生产过程 ,经过硬件和软件等多方面的改进 ,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