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142篇
综合类   195篇
化学工业   5062篇
金属工艺   137篇
机械仪表   160篇
建筑科学   2103篇
矿业工程   318篇
能源动力   162篇
轻工业   292篇
水利工程   136篇
石油天然气   7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2篇
冶金工业   482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2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阐述了水泥回转窑用无铬碱性砖的使用状况和分析结果,并对包括新型无铬碱性砖的开发和应用在内的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2.
0前言机立窑的窑衬上口要砌筑成喇叭口形状是周知的,计算其扩大角度教科书上有现成的公式;历史的经验又告诉人们,其角度选择在13°-15°,喇叭口的高度选择在1.6~1.9m较为合适。并有如下选择原则:立窑的单位截面积产量高者,角度选大些;直径  相似文献   
103.
焦烽 《中国水泥》2005,(7):22-24
一、推动相关的基础理论水平的发展 在我国新型干法窑发展之初,工程技术及理论水平均不高,而国际上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因而国家确立了引进、消化、吸收的原则。也就是说,我国水泥烧成设备的开发就是在引进先进的熟料生产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反求和模拟等技术手段,吸收消化各种设备的工艺技术,经技术总结和试验研究开发出了各种生产设备。但是我国这种熟料生产系统的工艺装备的开发大部分都不是建立在严格的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成果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理论。  相似文献   
104.
105.
介绍了对450t级浮法玻璃退火窑进行改造的技术措施,使该座退火窑能够适应每天拉引量为530t浮法玻璃退火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获得较好的退火效果.  相似文献   
106.
陈绍才 《水泥》1993,(3):10-12
琉璃河水泥厂有两台φ3.7×50m的一次通过型立波尔窑。近年来由于石灰石等原材料质量下降、设备老化等问题,产量大幅度下降,热耗逐年升高见表1。为了扭转这种状况,1991年5月在运转正常情况下,对该厂2号立波尔窑进行了一次全面热工标定,标定时产为34.  相似文献   
107.
张鹏 《水泥》1995,(8):10-12
湿法长窑窑衬材料配套方案探讨张鹏四川省峨眉山市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14200)1引言回转窑被视为水泥厂的心脏,而窑衬材料的科学选型,合理配套,对于实现回转窑优质高产、低耗、长期安全运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湿法水泥回转窑在我国水泥工...  相似文献   
108.
若原燃料中氯含量过高,会影响新型干法生产线窑系统的正常运行,引起窑尾系统的结皮和堵塞。消除氯不利影响的常规措施是采用“旁路放风”,但这既要增加投资,又要增加熟料的热耗和电耗。新绛威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000t/d生产线所用原燃料中氯含量大大超标,通过采取优化操作、调整配料和加强生产管理等手段,基本消除了氯对窑系统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系统连续、稳定、正常的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109.
一、引言 窑体散热大约占隧道窑热支出的10~20%,占辊道窑热支出的30%左右,而对于保温不好的辊道窑则高达40~50%。因此优化窑体结构,减少散热是降低陶瓷烧成能耗的重要措施。过去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材料对窑体散热和蓄热的影响上,对于蓄热远大于散热的间歇窑窑体或隧道窑的窑车,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小、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越靠近内壁,窑体的蓄热越少。在设计间歇窑的窑体或隧道窑的窑车时,总是希望这样的材料作为内壁或尽量靠近内壁。连续式窑正常工作后,窑体不再蓄热,尽量减少散热是设计窑体砌体结构时主  相似文献   
110.
陈国源 《四川水泥》1997,(5):20-20,40
据有关统计,国内建成投产田2.5×40m“泾阳”型窑的企业有54家,除泾阳县等几家能够达到设计目标外,其余厂家几乎都存在着窑的产量低,熟料热耗高,标号不稳定,二级旋风简易堵塞、立筒预热器分解率不高等问题。笔者就此提出以下5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