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19篇
  免费   2401篇
  国内免费   2714篇
电工技术   1498篇
综合类   3796篇
化学工业   41417篇
金属工艺   4967篇
机械仪表   3403篇
建筑科学   21003篇
矿业工程   933篇
能源动力   836篇
轻工业   5278篇
水利工程   369篇
石油天然气   303篇
武器工业   498篇
无线电   56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94篇
冶金工业   1746篇
原子能技术   422篇
自动化技术   1425篇
  2024年   436篇
  2023年   1318篇
  2022年   1180篇
  2021年   1481篇
  2020年   1090篇
  2019年   1325篇
  2018年   648篇
  2017年   1016篇
  2016年   1247篇
  2015年   2037篇
  2014年   5488篇
  2013年   4654篇
  2012年   6205篇
  2011年   6679篇
  2010年   4766篇
  2009年   5438篇
  2008年   5976篇
  2007年   5333篇
  2006年   4439篇
  2005年   4251篇
  2004年   3983篇
  2003年   3747篇
  2002年   2879篇
  2001年   2751篇
  2000年   2803篇
  1999年   2358篇
  1998年   2513篇
  1997年   2440篇
  1996年   2220篇
  1995年   2022篇
  1994年   1761篇
  1993年   1572篇
  1992年   1842篇
  1991年   1606篇
  1990年   1341篇
  1989年   1289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1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玻璃生产用户具有用气不可随意中断、燃气热值要求稳定等特点。针对玻璃生产用户冬季气源供应大多采用液化天然气(LNG)进行调峰保供的现状,对LNG进行热值稳定性调节即可有效保障玻璃产品成品率。通过各类气源热值分析、气源互换性计算、气质调节安全性验证、气质调节工艺方法及流程分析,论证了玻璃生产用户LNG气质调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43.
玻璃动力学强弱性指数m值的主要评测方法有两种:通过玻璃转变温度附近黏温关系测试直接获得mvis值;基于量热分析,根据不同升温速率获得假想温度,并假定玻璃转变温度范围内假想温度Tf符合Arrhenius关系,通过理论推导间接获得mDSC值。由于玻璃转变温度范围内假想温度Tf和黏度的关系实际上并非严格遵循Arrhenius关系,因此mDSC和mvis之间存在偏差。以系列商用硫系玻璃为例,通过两种评测方法比较,建立了通过mDSC推算mvis的经验公式,实现了准确、快速的评测硫系玻璃动力学强弱性。  相似文献   
44.
45.
张凡  王晋珍  徐磊  李要辉 《硅酸盐通报》2020,39(9):2974-2979
近几年真空玻璃产业发展迅速,而支撑物作为真空腔体的支撑材料直接影响真空玻璃的透明度、受力、热导等性能.本文制备了一种弹性模量适中、热变形可调的玻璃-陶瓷基真空玻璃支撑点,研究了其制备工艺以及工艺对玻璃力学性能及热导的影响.结果 表明:制备的支撑物材料粉体粒径分布范围集中在0.5~10 μm之间,采用点胶工艺可制备高度在0.2~0.35 mm之间,直径在0.5~1.0 mm之间,尺寸可控的支撑点矩阵;支撑点在经过物理钢化后有晶体析出,为玻璃-陶瓷结构,提高了支撑点的强度;支撑点由“点接触”改为“面接触”可以有效避免支撑点的破碎和玻璃微裂纹的产生;适当调整支撑点的尺寸和间距可以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使玻璃同时具有低的热导.  相似文献   
46.
47.
48.
49.
50.
徐望 《陶瓷研究》2020,(1):121-123
陶瓷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彩陶时期,陶瓷与绘画相互交融发展。至今,文人画的审美精神和文化内涵一直影响着当代陶瓷绘画,在画面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上都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