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46篇
  免费   1943篇
  国内免费   1138篇
电工技术   262篇
综合类   1256篇
化学工业   8762篇
金属工艺   4251篇
机械仪表   404篇
建筑科学   754篇
矿业工程   575篇
能源动力   486篇
轻工业   3028篇
水利工程   185篇
石油天然气   1508篇
武器工业   164篇
无线电   3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34篇
冶金工业   1319篇
原子能技术   224篇
自动化技术   19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555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706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661篇
  2017年   774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794篇
  2014年   1265篇
  2013年   1342篇
  2012年   1765篇
  2011年   1781篇
  2010年   1365篇
  2009年   1405篇
  2008年   1032篇
  2007年   1574篇
  2006年   1554篇
  2005年   1168篇
  2004年   1079篇
  2003年   832篇
  2002年   726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391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5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反应精馏法制备高纯度醋酸甲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中试反应精馏塔中以浓硫酸为催化剂进行了醋酸与甲醇反应制备醋酸甲酯的试验。反应精馏塔的精馏段为填料,反应段为立体催化精馏塔板,采用连续操作,考察了回流比、甲醇进料位置、停留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精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回流比为1.2、甲醇进料位置为第11~15块塔板、停留时间为2.2~2.5h、催化剂与醋酸的质量比为1.07∶100时,塔顶醋酸甲酯的质量分数达到99.50%以上,醋酸的转化率达到99.85%以上。  相似文献   
82.
助催化剂对TiCl_4/MgCl_2催化丙烯高温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助催化剂种类(三甲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乙基铝和甲基铝氧烷)及其含量对无内、外给电子体的TiCl4/MgCl2催化剂催化丙烯高温(100℃)聚合性能的影响,并用结晶分级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分析了所得聚丙烯的结晶熔融行为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温度从70℃升至100℃时,TiCl4/MgCl2催化剂的定向能力基本不变;100℃聚合时,以烷基化能力较弱的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时TiCl4/MgCl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而采用烷基化能力最强的三甲基铝为助催化剂时TiCl4/MgCl2催化剂的活性最低;100℃聚合时,助催化剂的种类对TiCl4/MgCl2催化剂的定向能力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3.
磷铝杂原子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丙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丙烯和乙酸为原料 ,自制的磷铝杂原子固体酸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乙酸异丙酯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空速 (LHSV)及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固体酸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 :反应压力 1 5MPa,反应温度 1 60℃ ,反应空速2 0h-1,催化剂用量 2 0g。在此条件下 ,酯化率可达 91 5 % ,乙酸异丙酯选择性达 99 0 % ,且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4.
岩盐钻井水溶双井连通开采工艺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全国井矿盐采区多年的开采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并提出了岩盐钻井水溶开采双井连通的各种开采工艺及其关键技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5.
不同磁场作用对AZ31镁合金的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镁合金是具有优越性能的金属材料,镁合金的加工是目前国内外正在深入进行研究的新课题.实验发现在镁合金的凝固过程中施加低频或静态磁场都能细化晶粒,但静磁场得到的细化效果要优于低频交流磁场,同时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加,静磁场细化晶粒的效果明显提高;在静磁场条件下晶界共晶体组织的厚度明显减小,同时在晶内出现了大量细小块状化合物,这有利于改善镁合金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6.
介绍一种利用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中间物料———铝酸钠溶液 ,生产高纯超细氧化铝的方法 ,即利用钡盐净化铝酸钠溶液 ,得到A/S >10 0 0 0的精制溶液 ,再进行种分分解 ,得到超细Al(OH) 3 ,经过酸洗 ,最终得到纯度达 99 99% ,粒度 90 %小于 2 μm高纯超细氧化铝。  相似文献   
87.
防盐抽油泵的研制及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留油田因其独特构造和地层特点,抽油井结盐严重,文中通过对油井结盐机理及抽油泵结盐主要形式、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发了防盐抽油泵,并介绍了防盐泵的结构和主要技术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配套应用相应防盐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极大地减少了盐卡泵现象,抽油井检泵周期得以延长,为其它油田类似油井生产管理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8.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three organic additives on the precipitation and polymorphism of CaCO3 deposited on gold surfac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electrochemical and microscopic techniques. Additives, two polyacrylic acid (PAA) polymer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Mw 2100, Mw 30,000), and 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 (BTCA), were either added to the solution before or during deposition. In the presence of 100 ppm of one of the three additives in solution, almost no scale was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for at least 24 hours. In the presence of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PAA Mw 2100, only distorted calcite crystals were obtained while with PAA Mw 30,000 the polymorph was spherical vaterite. A mixture of calcite and vaterite was observed with the BTCA additive. Addition of the polymers inhibits further nucleation and growth even if added after partial deposition of CaCO3 while BTCA has no effect once nucleation has star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hibit ion effect of the PAA polymers is due to adsorption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while the effect of BTCA is related to chelation of calcium ions in solution.  相似文献   
89.
为控制CO2腐蚀,合成了含氮杂环季铵盐缓蚀剂9912-1,通过电化学实验,研究了该缓蚀剂在CO2-3%NaCl-H2O体系中对碳钢于25℃和90℃下的缓蚀行为。实验结果与挂片失重法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低温下缓蚀效果优于高温下的缓蚀效果。而且该缓蚀剂与硫脲有很好的协同效应。Tafel曲线表明,该缓蚀过程是以控制阴极腐蚀为主,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
纯镁对碳化硼颗粒的常压浸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纯镁对不同致密度的碳化硼(B4C)颗粒基片的常压浸渗性;讨论了镁液对B4C颗粒聚集体常压浸渗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浸渗模型。研究表明,纯镁在氩气保护下,800~850℃温度范围保温30min即可浸渗B4C颗粒聚集体。浸渗深度和宽度随加热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加;常压浸渗的B4CP/Mg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B4C颗粒在基体中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