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8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马振国 《包装工程》2005,26(4):86-88
瓦楞纸箱是最重要的运输包装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利用Visual Lisp语言完成对瓦楞纸箱自动设计系统的开发过程,讨论了尺寸计算、强度计算和校核以及平面图、立体图和DCL对话框具体开发.通过这套瓦楞纸箱结构设计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尺寸计算、强度计算与校核并完成平面图和立体效果图绘制.应用于生产实际可极大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2.
房博宇 《煤炭技术》2006,25(4):113-114
介绍了基于AutoCAD绘图平台用Visual LISP语言编程计算任意不共线三点的圆心坐标;并介绍同时绘制图形以及生成部分加工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基于Visual Lisp语言参数化绘图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VisualLisp的特点,并通过一个典型实例,阐述基于VisualLisp语言参数化绘图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4.
为了使无线个人通信具有较大的系统容量并能灵活处理多种宽带业务,在未来的个人通信中采用ATM传输与交换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针对无线ATM在小型局域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分布式ATM交换网络结构。在每个无线接入点或固定接入点嵌入一种灵巧的ATM交换单元,简化了分布式端对端系统中固定网络部分的结构,同时又保持了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和专用网络结点接口。  相似文献   
45.
胡海青  辛振祥  张博 《模具技术》2001,1(2):31-33,56
以AutoCAD2000为功能平台,用VisualLISP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注射胶塞的注射模具设计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产品尺寸,自动绘制制品的产品图和模具图。编制过程中运用大量对话框,利用其友好图形界面辅助数据输入和图形绘制,实现非规则断面的模具计算机自动设计。  相似文献   
46.
结合AUTOCAD的应用,介绍了多种对话框的结构特点,动作构件的有机组合及实用性能。  相似文献   
47.
应用对话框技术进行了参数输入的程序设计 ,并用 Autolisp语言实现了各类换热器管板的参数化设计。程序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管板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48.
DCL对话框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机械设计领域,大部分的人机交互是通过对话框实现的;在CAD的实践中也碰到了大量对话框的使用,现就DCL对话框的设计方法、调用顺序、控件处理等进行了探讨性研究,以便能在设计领域中更好地使用它。  相似文献   
49.
文章以机器人的模糊控制为背景,基于Kohonen自组织竞争网络和改进的DCL算法,从输入输出数据中提取模糊控制规则,所得结果明显优于Kong和Kosko[1]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A deep chlorophyll layer (DCL) is a common feature of many deep, oligotrophic lakes including Lake Superior. Mechanisms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DCLs are variable across lakes, and seasonal patterns and relationships of DCL structure to physical variables are not well described. Using vertical profile data for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variables from western and central Lake Superior, we described seasonal patterns in DCL structure and other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applied 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s to determine how different physical factors (surface temperature, thermocline depth, and 1%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depth) affect the depth, thickness, maximum concentration, and integrated chlorophyll of the DCL. We observed clear seasonal pattern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degradation of the DCL that coincide with seasonal changes in light and temperature. Modeling analysis using 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s showed that the DCL thickness was best predicted by surface temperature (R2 = 0.51) followed by thermocline depth (R2 = 0.36), and the deep chlorophyll maximum (DCM) concentration was best predicted by surface temperature (R2 = 0.26). The 1% PAR depth was not implicated a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but observations from seasonal data suggest that it plays a role in the depth of the DCM. While no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DCL-integrated chlorophyll, DCL thickness decreased and DCM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urface temperature, which could have implications for productivity in the DCL as the lake continues to wa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