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0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赵跃  谭玉荣  马辉  周良 《聚酯工业》2003,16(3):9-11
分析了熔纺氨纶生产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聚氨酯切片质量、交联剂的选择及配比、纺丝温度、侧吹风条件、熟成等因素与熔纺氨纶质量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因素控制好,才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熔纺氨纶。  相似文献   
42.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relatively simple techniqu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on polymeric surfaces. Plastics such as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UPVC ) do not have a strong hydrophobic nature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low contact angles. Techniques of both increasing surface roughness and lowering surface energy are required to change their hydrophilicity to superhydrophobic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a coating of a low‐surface‐energy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 ) was spin‐coated with chemically treated nanosilica to reduce the surface energy of UPVC . Nanosilica particles were embedded on the surface using a hot‐press. Taguchi design was used to optimize multiple processing parameters. Samples spin‐coated with 10 g L?1 nanosilica suspension in ethanol at a rate of 400 rpm for 5 s and then hot‐pressed at 155 °C under 2 atm (203 kPa ) for 4 min had a contact angle of ca 157° and sliding angle of ca 6°, which are characteristic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 imaging showed that thes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were highly rough with nanoscale features. Peel test and SEM analysis showed that silica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the TPU coating were more stable than particles immobilized on UPVC sheet without TPU coating, proving that a layer of more flexible coating can improve the longevity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manufactured using this facile method. © 2016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43.
概述了我国大陆地区气胀式救生衣面料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生产经验,从原料的选择以及加工方式和参数的选择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指出气胀式救生衣是我国救生衣发展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44.
黄佳锐 《模具工业》2012,38(12):47-50
分析了手表带的具体要求及材料特性,介绍了手表带模具结构,结合手表带成型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飞边问题,提出对模具进行针对性地修复的解决方案。模具投产后,手表带的质量得到客户的认可与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5.
热塑性聚氨酯在制鞋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增坤 《中国塑料》2000,14(5):59-62
通过在热塑性聚氨酯 (TPU)中加进表面改性硫化橡胶粒子及交联剂、软化剂、发泡剂等助剂 ,来实现TPU取代聚氨酯 (PU)鞋材。在性能方面 ,克服了PU防滑性不足的同时其它性能基本保持相近。在价格方面与PU相当。  相似文献   
46.
张国新 《模具技术》2018,(1):22-25,63
护套塑件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经注塑成型出现了粘模、气泡、开裂与焦化等缺陷。针对注塑成型缺陷,从成型工艺参数或模具结构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经成型调试,获得有效的注塑成型工艺:塑料粒子烘干温度为82,烘干时间为3~4h,注塑加热温度为200~220,注塑压力为100MPa,保压压力为80MPa,射胶时间为3s,冷却时间为15s,采用中性(或干性)脱模剂,实现塑件脱模。通过批生产验证,该工艺有效地消除了护套注塑成型出现的缺陷,批生产塑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47.
采用双螺杆挤出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热塑性淀粉(TPS)复合材料。研究了界面作用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增韧剂种类和含量、淀粉形态和含量对TPU/TPS复合材料机械性能、耐水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TPU/TPS界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烯烃弹性体(POE)对TPU/TPS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对淀粉进行热塑化,可增强淀粉与TPU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当TPS用量达到20份,POE用量10份时,TPU/TPS耐折弯次数超过30 000次,其缺口冲击性能、拉伸性能与纯的TPU相当,而其最大吸水率仅为6.2%,7周的生物降解率较TPU提高了6.8倍。  相似文献   
48.
用DSC研究了熔融温度与熔融时间对尼龙612(PA612)/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共混体系中PA612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熔融温度和熔融时间对PA612/TPU的结晶行为影响表明,在相同的熔融温度条件下,PA612的结晶峰温度随着熔融时间的延长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峰温度和结晶焓值逐渐降低,结晶峰逐渐变宽;在相同的熔融时间条件下,PA612的结晶峰温度随着熔融温度的提高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峰温度按200℃220℃240℃降低。  相似文献   
49.
EVM与TPU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两种TPU(聚酯型和聚醚型)和两种EVM(不同VA含量)按不同比例交叉进行共混,考察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EVM/TPU共混物中,随着TPU组分的增多,共混物的硬度、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撕裂强度逐渐增大,而断裂伸长率降低;共混物经老化后,断裂伸长率降低,而其它性能提高,且EVM/TPU质量比为50/50时,耐老化性能最差;共混物在未加任何阻燃剂的情况下,属于难燃材料,其中纯EVM700阻燃性最好。  相似文献   
50.
聚甲醛/聚氨酯高韧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POM/TPU合金,考查了TPU含量、增容剂以及开矿结构对共混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方法以及形态结构对共混物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增窝剂G是促进TPU分散、使共混物实现高韧化的关键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