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98篇
  免费   5217篇
  国内免费   4408篇
电工技术   219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105篇
化学工业   10090篇
金属工艺   5018篇
机械仪表   5525篇
建筑科学   3989篇
矿业工程   2560篇
能源动力   1352篇
轻工业   3135篇
水利工程   1039篇
石油天然气   3000篇
武器工业   671篇
无线电   22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84篇
冶金工业   2096篇
原子能技术   704篇
自动化技术   5457篇
  2024年   353篇
  2023年   1419篇
  2022年   2442篇
  2021年   2587篇
  2020年   2045篇
  2019年   1611篇
  2018年   1438篇
  2017年   1638篇
  2016年   1814篇
  2015年   1788篇
  2014年   2615篇
  2013年   2465篇
  2012年   3246篇
  2011年   3483篇
  2010年   2721篇
  2009年   2978篇
  2008年   2503篇
  2007年   3356篇
  2006年   3097篇
  2005年   2611篇
  2004年   2098篇
  2003年   1944篇
  2002年   1601篇
  2001年   1294篇
  2000年   1165篇
  1999年   935篇
  1998年   796篇
  1997年   590篇
  1996年   542篇
  1995年   444篇
  1994年   416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Porous carbon nanofibers are synthesized by CVD method from acetylene with use of iron-containing catalysts. Activation of the nanofibers in melted potassium hydroxide results in increasing surface area from initial 300–400 m2 g−1 to 1700 m2 g−1. As follows from XRD data, activated nanofibers do not contain regular packages of graphene layers, but retain high electric conductivity. Deposition of copper improves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nanofibers. Carbon nanomaterials obtained can be used as hydrogen storing materials in batteries instead of hydride forming metals.  相似文献   
122.
水系统的积垢及其物理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综述了水系统中水垢的种类、形成机理及其物理防治方法。详细阐述了静电、电子以及磁化等物理控垢法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点,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3.
炼油厂在安排全厂生产计划时,一般依据装置的经验数据来安排生产。本文用重整模拟软件为生产计划提供Delta-Base数据,探讨重整机理模型在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重整机理模型能够为生产计划提供合理而可靠的Delta-Base数据。  相似文献   
124.
液晶垂直取向膜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近几年来液晶垂直取向材料领域的发展。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垂直取向技术分别给予了关注,同时初步探讨了其各自的取向机理,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未来几年可能获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5.
裂缝性油气藏采收率:100个裂缝性油气田实例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世界上100个裂缝性油气藏的综合评价,研究储集层及流体本身的性质(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黏度、可动油比例、含水饱和度、润湿性及裂缝分布特征等)和驱动机制及油藏管理战略(优化日产量和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其最终采收率的影响。将裂缝性油气藏分为4类:I类的基质几乎没有孔隙度和渗透率,裂缝是储存空间和流体流动的通道;Ⅱ类的基质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基质提供储存空间,裂缝提供流动通道;Ⅲ类(微孔隙)的基质具有高孔隙度和低渗透率,基质提供储存空间,裂缝提供流动通道;Ⅳ类(大孔隙)的基质具有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基质提供储存空间和流动通道,裂缝仅增加渗透率。对26个Ⅱ类油气藏和20个Ⅲ类油气藏的开采历史的研究表明:Ⅱ类油气藏的采收率受水驱强度和最优日产量控制,日产量过高会很容易破坏Ⅱ类油气藏,一些Ⅱ类油气藏如果管理得当,采收率可以很高,不需要二次或三次采油;Ⅲ类油气藏的采收率主要受岩石和流体本身性质的影响,特别是基质渗透率、流体重度、润湿性以及裂缝强度等,不进行二次或三次采油不可能完全开采,往往需要采用一些提高采收率的专门技术。以往将Ⅱ类和Ⅲ类裂缝性油气藏归为一类,认识它们的区别将有助于选择更好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6.
等径弯角挤压工艺(ECAEP)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等径弯角挤压是制备块状细晶材料的一种大塑性变形工艺,目前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等径弯角挤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变形特点,从理论上对其变形方式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该工艺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7.
会计政策选择类型在理论上大体可分为机会主义型和效率(或有效契约)型。会计政策选择具有效率性,但也为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打开了大门。在我国,由于企业缺乏一系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会计政策选择的机会主义仍然严重。为此,必须建立适合我国企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8.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exposure to complementary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oor as happier and more honest than the rich would lead to increased support for the status quo. In Study 1, exposure to "poor but happy" and "rich but miserable" stereotype exemplars led people to score higher on a general measure of system justification, compared with people who were exposed to noncomplementary exemplars. Study 2 replicated this effect with "poor but honest" and "rich but dishonest" complementary stereotypes. In Studies 3 and 4, exposure to noncomplementary stereotype exemplars implicitly activated justice concerns, as indicated by faster reaction times to justice-related than neutral words in a lexical decision task. Evidence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Protestant work ethic may moderate the effects of stereotype exposure on explicit system justification (but not implicit activation).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29.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考察了不同聚吡咙的热分解,分析了其热分解产物的组成、分布和归属,研究了其环化过程以及该过程对热分解的影响,进而详细阐述了聚吡咙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30.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简介了润滑油使用过程中导致其氧化的影响因素和所形成氧化物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机理,叙述了酚类、胺类、有机铜盐、有机硫、烷基硫代氨基甲酸盐、有机磷、硫代苯并三氮唑、硒化物抗氧剂的抗氧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