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1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8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离子强度、酸度及共存金属离子存在下,两面针总生物碱(tAZ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tAZN对BSA的荧光猝灭程度降低,推测tAZN对BSA的猝灭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同时也考察了内源环境(pH、离子强度)及共存金属离子对tAZN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tAZN与BSA以静电力发生相互作用;静电力在药物发挥抗癌功能时可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大鼠血清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乌头类生物碱的血药浓度。结果大鼠给药后0.083 3,0.167,0.333,0.5,0.75,1.0,1.5 h乌头尖生物碱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511 2,1.112 9,1.001 5,0.925 8,0.795 6,0.717 80,.495 3μg/ml。结论用本方法测量大鼠血清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简便易行,能较好体现出乌头类生物碱在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93.
为了寻找八仙草中的抗癌活性成分,本实验对八仙草中生物碱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初步分离,并对各萃取物进行了化学定性分析和体外抗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都具有抗癌活性,其中正丁醇萃取物活性最高,这说明水溶性生物碱可能是八仙草的抗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4.
董姣姣 《天津化工》2012,26(4):7-11
以雷别卡霉素和星形孢菌素为主要对象,陈述其合成过程中的基因、酶和中间产物。吲哚咔唑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主要分为吲哚环的形成、糖基的形成以及两者的连接。起始物色氨酸经过色氨酸修饰、双吲哚吡咯的形成和氧化环的闭合形成吲哚环,通过糖基转移酶将吲哚咔唑核心和糖基连接合成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95.
采用索式回流提取法用乙醇提取附子总生物碱,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附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水的倍数为10,时间为1.5 h,提取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用新型自动水蒸汽蒸馏装置蒸馏测定烟草及其制品中的总生物碱 ,并和传统水蒸汽蒸馏作了对照 ,结果表明 :用新型自动水蒸汽蒸馏装置操作简便 ,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分析速度快 ,为准确快速地测定烟草及其制品中的总生物碱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7.
百部生物碱^1的研究进展及其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20世纪70年代到现阶段百部生物碱的研究历史、化学结构分类、波谱特征、药理活性研究的研究进展和传统百部的止咳和高效低毒的杀虫功用特性。提出百部具有开发绿色杀虫剂的广泛前景,同时,指出在生物碱的研究中发现一些对叶百部生物碱有较好的镇咳活性,但还有待于从合成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以弥补百部生物碱在药材中含量及提取纯化工艺的限制,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百部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8.
A simple and efficient strate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6‐aza/oxa‐spiro[4.5]decane skeletons under the cocatalysis of gold(I)/copper(II) was developed, and its potential utility was demonstrated by a formal synthesis of the biologically active marine alkaloid (±)‐halichlorine.

  相似文献   

99.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ergot contaminated concentrate at differing levels of feed intake on ergot alkaloid metabolism and carry over into milk. Twelve double fistulated (in the rumen and the proximal duodenum) Holstein Friesian cows were fed either the control diet (on a dry matter (DM) base: 60% maize silage, 40% concentrate) or the contaminated diet (concentrate contained 2.25% ergot, which caused an alkaloid concentration of the daily ration between 504.9 and 619.5 μg/kg DM) over a period of 4 weeks. Daily feed amounts were adjusted to the current performance which resulted in a dry matter intake (DMI) variation between 6.0 and 18.5 kg/day. The actual alkaloid exposure varied between 4.1 and 16.3 μg/kg body weight when the ergot contaminated concentrate was fed. Approximately 67% of the alkaloids fed were recovered in the duodenal ingesta, and ~?24% were excreted with the faeces. No alkaloid residues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blood or milk samples.  相似文献   
100.
生物碱的生理功能及其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综述了生物碱的分类、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及其应用,旨在对生物碱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