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3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250篇
化学工业   4357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18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46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9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The silylation reaction of dextran with 1,1,1,3,3,3-hexamethyldisilazane (HMDS) in DMSO was studied as the first step of the synthesis of new amphiphilic polyester-grafted dextran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e. dextran molar weight, medium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HMDS/OH ratio, addition of a catalyst and co-solvent, partially or totally silylated dextrans were recovered. The highest silylation yield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lowest molecular weight dextrans.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medium and/or reaction time, the presence of catalyst or co-solvent favored the protection yield. Whatever the dextran used, complete silyl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 chain could be achieved by adequate sele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resulting silylated polysaccharid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emperature modulated DSC. It was observed that Tg values of partially silylated dextran were maintained between 120 and 140 °C, independently of the dextran molecular weight. Interestingly, DMSO proved to behave as an efficient plasticizer of (partially) silylated dextrans. The partially silylated dextrans were efficiently used as multifunctional macroinitiators for the controlled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ROP) of lactone. The ROP was then promoted from the remaining hydroxyl groups in the presence of tin or aluminium activator. After polymerization and ultimate deprotection of the silylated dextran backbone, amphiphilic polyester-grafted dextrans were readily recovered.  相似文献   
32.
PA6-PEG共聚纤维和PA6-PEG/PA6共混纤维的物理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PA6-PEG共聚纤维以及不同组成比的PA6-PEG/PA6共混纤维的各项性能。得到了平衡吸湿率可达8%左右的改性纤维。纤维的染色性和手感也有显著改善,力学性能可满足纺织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采用丁腈橡胶(NBR)及其氢化还原后产物(HNBR)为PVC/HDPE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结构、用量及丙烯腈含量对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发现丁腈橡胶(NBR29及HNBR29)对PVC/HDPE体系有较好的增容作用,而NBR40及HNBR40较差。当增容剂用量为2%,PE含量为8%~12%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4.
采用甲醛、尿素、三聚氰胺、脒基脲磷酸盐为原料,以硼砂、硼酸、氨水为pH调节剂合成了保护胶;在保护胶存在下,以预乳化的丙烯酸酯混合单体于82-88℃共聚合成乳液,将其涂布于有机纤维材料,干燥后得软膜透明阻燃涂层。用其处理的涤棉布阻燃性能为:损毁长度68mm、续燃时间1s、阴燃时间3s、氧指数62、吸附干量287g/kg,处理的纸板的阻燃性能为:平均炭化长度77mm、平均续焰时间2s、平均续灼燃时间32s、吸附干量283g/kg。  相似文献   
35.
以丙烯酸丁酯 ( BA)、丙烯酸乙酯 ( EA)、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 PHMS)、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丙烯腈( AN)为主单体 ,丙烯酸 ( AA)等为功能单体 ,N 羟甲基丙烯酰胺 ( NMA)等为交联剂 ,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法制备了自交联织物涂层剂。经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 :m( BA) / m( EA) / m( PHMS) / m( MMA) / m( AN) =6 .8/0 .5 / 0 .7/ 1 .2 / 0 .8,AA、交联剂、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 3%、4 %、4 %和 0 .3% ,种子和外壳的反应温度分别为 78℃和 82℃ ,反应时间分别为 4 h和 6 h。应用实验结果表明 ,乳液胶膜拉伸强度可达2 .1 3MPa,涂层织物抗静水压可达 6 .85 k Pa,透湿量 ( 2 4 h)达 5 6 1 5 g/ m2。  相似文献   
36.
用动态力学(内耗)和介电方法研究了由蓖麻油(castoroil)、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丙烯酸羟乙酯(HEMA)组成的网络(Ai)和由正己醇取代A网络中部分HEMA组成的网络Bi(i=0,1,2,3)两种网络的内耗及介电损耗,内耗峰强度随悬挂链数目增加而升高,证实了网络破坏后形成的悬挂链的运动对内耗及介电损耗峰高有明显的贡献。  相似文献   
37.
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抗静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分析了PEG分子量、加料次序、反应时间和温度、物料比例、分散剂和固相缩聚等因素对PET-PEG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和耐水性的影响。合成的嵌段共聚酯醚与PET共混纺丝可以显著改善PET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38.
MCS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在氯化聚乙烯(CPE)存在下进行悬浮接枝共聚,获得MCS树脂。本文着重考察了MCS树脂的化学结构及胶粒形态。结果表明,确实发生了接枝共聚。CPE用量、RSH含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溶胀时间及聚合转化率对MCS树脂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均有影响。MCS树脂是接枝共聚物、MMA/S共聚物与MMA均聚物的混合物,橡胶相CPE在MCS树脂中的分散情况为“海岛结构”,  相似文献   
39.
PC/ABS合金的研制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PC/ABS合金开发和研制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作了评述。介绍了上海杰事公司在该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40.
聚乙烯接枝改性及其与铝的粘结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乙烯在过氧化二异丙苯存在下分别与丙烯酸,顺丁烯酸酐,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钠,丙烯酸羧丙酯,甲基丙烯酸环丙酯等单体熔融挤出,产物的红外光谱表明聚乙烯不同程度地接了各种极性基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