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4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90篇
电工技术   132篇
综合类   257篇
化学工业   3270篇
金属工艺   103篇
机械仪表   55篇
建筑科学   641篇
矿业工程   70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309篇
水利工程   81篇
石油天然气   89篇
武器工业   35篇
无线电   1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8篇
冶金工业   44篇
原子能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酚醛改性胺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酚、醛改性胺类固化剂的合成反应原理、工艺路线、合成方法以及酚醛改性胺类固化剂产品型号、标准和技术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规范统一的标准。详细介绍了近年来该类固化剂的研究已从单纯的苯酚、甲醛对各种胺的改性。向着由多元化的酚、醛对各种胺进行改性的方向发展。描述了这类固化剂的主要品种及其优缺点并对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72.
用甲基丙烯酸(MAA)原位改性纳米碳酸钙填充三元乙丙橡胶(EPDM),制备了纳米碳酸钙增强EPDM硫化胶。考察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和MAA用量对EPDM硫化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硫化胶的应力弛豫行为。结果表明,MAA的引入降低了EPDM的焦烧时间,但未对硫化速率产生明显影响;EPDM硫化胶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当MAA用量为1.2质量份时,其拉伸强度可达25.6 MPa。此外,EPDM硫化胶的应力弛豫程度和速率都随着MAA的加入而增大。  相似文献   
73.
针对平面结构标签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弯曲形变的问题,研究一种柔性标签发生圆弧形弯曲和垂直折叠形变时天线性能的变化以及对RFID系统识读距离的影响。介绍柔性标签天线的研究现状,分析影响RFID系统识读距离的关键因素,通过示意图阐述弯曲天线模型的建模方法,基于HFSS仿真分析阻抗、增益和辐射效率等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际测量验证了RFID系统识读距离的仿真结果及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4.
杨雁晖  柳丽君  郝建强 《粘接》2007,28(2):46-48
有机硅橡胶一直以来都用来做燃料电池的密封材料,但有机硅透气性高,不适合氢气、氧气等高透过性气体的密封。三键公司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开发出以聚异丁烯为基材的低透气性密封胶。本文主要介绍燃料电池概念、构造、对密封的要求、泄漏机理以及开发的新型密封胶性能。  相似文献   
75.
用聚丙二醇(PPG400,PPG1000)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备了聚氨酯(PU)预聚体,然后通过与环氧树脂(EP)的加成反应和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将聚氨酯引入环氧固化物网络,并研究了两种聚醚型聚氨酯对环氧树脂的改性效果。结果发现,聚氨酯的引入不但起到了增韧的作用,而且使体系的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随聚氨酯用量增大,PU/EP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过多的聚氨酯用量导致其不能接人环氧固化物网络;分子链较短的PPG400型聚氨酯的改性效果优于PPG1000,PU与EP的质量之比的最佳值为15%~20%;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的引入能够使体系中聚氨酯分子链增长并交联成网状,但并不能进一步提高PU/EP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76.
微波固化环氧树脂/氨基二苯醚树脂的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苯醚树脂(DPO)为原料,合成了一类新型耐高温树脂一氨基二苯醚树脂(ANDPO),用作双酚A环氧树脂(EP)的固化剂,以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采用微波技术固化EP/ANDPO体系。通过FTIR定量研究了EP/ANDPO体系的反应程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固化体系的耐热性能,并与热固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固化显著提高了体系的固化速度和热性能。体系转化率为95%时,400W的微波只需10min即可完成固化,而热固化需要在150℃固化240min。微波固化产物的Tg、表观分解温度TA、温度指数Tzg分别为172.6℃、322℃和200℃。而热固化产品的Tg、TA、Tzg分别为163.5℃、306℃和189℃。两种固化方式所得产品的TA、Tzg均高于目前所用的芳香族胺类固化剂,显著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酚醛胺(T-31)系列环氧固化剂及原料的现状和特点,并对酚醛胺(T-31)系列环氧固化剂进行了分代,阐述了第三代酚醛胺(T-31)系列环氧固化剂的系列化、专用化、高档化。预测和展望了2005年的需求和方向。  相似文献   
78.
砂带用酚醛树脂粘合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砂带用酚醛树脂粘合剂的合成工艺和条件。研究了反应投料比,温度及增塑剂对反应过程和树脂性能的影响。磨削性能证明合成树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9.
主要研究了LTE系统下行链路中的载波同步,分析了基于PSS相关估计和基于CP的ML估计两类传统频偏估计算法。针对后者抗多径能力不足、抗极性反转能力差和估计范围较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在利用CP数据进行ML频偏估计时去掉一部分受符号干扰的数据,以减少多径影响;利用PSS相关估计结果的极性信息,对算法估计结果进行修正,扩大频偏估计范围和提高抗极性反转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对于原算法在多径环境下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当频偏|εF|接近0.5时能够抵抗极性反转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当|εF|〉0.5时原算法失效而改进算法仍能够保持较高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80.
A partex surface was modified by a UV‐curing system with epoxy acrylate (EB‐600). A set of formulations was prepared with oligomer and the trifunctional monomer trimethylol propane triacrylate in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ercentages (1–5%) of sand to study the role of sand in various physical properties of UV‐cured thin films, as well as partex surfaces. Increased pendulum hardness (PH), gloss, adhesion, and abrasion values were obtained by the addition of sand into the partex surfaces. The b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formulation containing 3% sand. An enhanced PH and a decreased percentage of gel content of the UV‐cured film was observed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sand concentration. A simulated weathering test was performed with partex surfaces cured by a formulation containing 3% sand in the base coat. The losses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found to be lower over the surface treated with the formulation containing sand.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6: 2385–2392, 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