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8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7篇 |
综合类 | 106篇 |
化学工业 | 1597篇 |
金属工艺 | 26篇 |
机械仪表 | 13篇 |
建筑科学 | 38篇 |
矿业工程 | 29篇 |
能源动力 | 23篇 |
轻工业 | 161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05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9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13篇 |
冶金工业 | 27篇 |
原子能技术 | 21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167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146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143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研究了以过硫酸铵和尿素为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乙酸乙烯酯等单体与明胶接枝共聚,并用试验证明接枝反应的发生,测定了接枝率、接枝效率与分子量,探讨了浆料合成工艺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及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994.
针对目前油田普遍存在调剖剂用量大、不经济等缺点,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通过加入发泡剂A和抗高温单体B,制备了聚合物颗粒调剖剂。确定了调剖剂最佳配方:过硫酸铵加量0.1%,m(亚硫酸钠):m(过硫酸铵)=1:2,单体总加量40%,m(AA):m(AM)=2:1,NaOH加量85%,交联剂N,N-甲叉基双丙烯酰胺加量0.0056%、乙二醇加量0.25%。试验结果表明,矿化度为10×10~4 mg/L时,聚合物调剖剂吸水膨胀倍数仍达100以上,可应用于高矿化度和高硬度油田。 相似文献
995.
采用两种单茂钛催化剂体系Cp*T i(OC6H4C l)3/MAO(Cp*为η5-五甲基环戊烯基,MAO为甲基铝氧烷)(Ⅰ)和Cp*T i(OC6H4F)3/MAO(Ⅱ)催化单一乙烯单体聚合制备长支链聚乙烯。13C核磁共振谱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体系Ⅰ制备的聚乙烯产物的支链全部为长支链(支链碳原子数大于等于6),而催化剂体系Ⅱ制备的聚乙烯则含有长支链和侧甲基;升高聚合温度和增加铝钛比都使产物的支化度增加;对于催化剂体系Ⅱ,升高聚合温度有利于α-烯烃大分子单体进行2,1-插入反应,使产物中侧甲基的含量明显增加;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当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大时,支化度较高的聚乙烯具有较低的熔点。 相似文献
996.
新型孪尾疏水单体N,N-二己基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二正己胺(DiC6)与丙烯酰氯(AC)氨解法,以NaOH作HCl吸收剂,采用非均相体系合成了孪尾疏水单体N,N-二已基丙烯酰胺(DiC6AM),考察了投料比、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DiC6):n(AC)=1:1.04时,反应时间是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在5℃强烈搅拌反应4 h,产率可达98.83%。用FT-IR、1H NMR、元素分析对DiC6 AM进行了结构确定。 相似文献
997.
1,8-萘酰亚胺荧光单体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乙醇胺为原料,经过路线1(胺化、酰胺化、季铵化)和路线2(酰胺化、胺化、季铵化)分别得到一种水溶性荧光单体4-(N'甲基-1-哌嗪基)-N-羟乙基-1,8-萘二甲酰烯丙基氯季铵盐,总收率分别为51.8%和45.3%。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季铵化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n(中间体化合物3):n(烯丙基氯)=1:3.5,反应温度50℃,以丙酮为溶剂,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该步收率达到72.4%。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999.
弹性体高聚物/多官能团单体体系的辐射交联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Polyfunctional monomer,PFM)是辐射交联应用的重要添加剂。辐照配有PFM的弹性体高聚物时,所产生的自由基首先形成于高分子主链上,然后引发PFM分子中双键的链式聚合反应,从而产生特殊的、对高分子链具有交联作用的接枝链。基于这一简化的敏化辐射交联模型,并结合其它必要的假设条件,推导出交联密度(q)随吸收剂量(D)与单体用量(C0)间变化的关系式。对文献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乙烯-丙烯共聚物(EPR)、顺式-1,4-聚异戊二烯(IR)、聚氯丁二烯(CR)以及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R)等弹性体的q与D、q与C0之间以及IR的q与I/√Ⅰ之间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