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9篇
  免费   1374篇
  国内免费   605篇
电工技术   113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196篇
化学工业   4076篇
金属工艺   555篇
机械仪表   329篇
建筑科学   1622篇
矿业工程   510篇
能源动力   216篇
轻工业   2527篇
水利工程   264篇
石油天然气   1125篇
武器工业   128篇
无线电   5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80篇
冶金工业   363篇
原子能技术   82篇
自动化技术   56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439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527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986篇
  2012年   1181篇
  2011年   1183篇
  2010年   864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973篇
  2006年   870篇
  2005年   731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481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纳米TiO_2改性有机硅粘接涂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具有亲油性的纳米TiO2粉体,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扫描探针显微镜(AF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改性后的纳米TiO2通过机械共混的方式添加到有机硅粘接涂层中,研究了改性纳米TiO2对粘接涂层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后的粘接涂层进行人工老化和自洁性检测。结果表明:当添加w(纳米TiO2)=1%~2%时,粘接涂层的综合性能最好;改性后的粘接涂层具有自洁性和超强的耐候性,经人工加速老化1 200 h后具有不变色、不起泡和不脱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以戊二醛作为接枝改性剂制备改性骨胶粘合剂。研究了醛胶比、接枝温度和接枝时间等对改性骨胶粘合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分析(TGA)法对产物的结构与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醛胶比为0.2∶100、接枝温度为30℃和接枝时间为60 min时,所得改性骨胶粘合剂的剪切强度为10.7 MPa、凝胶温度为-2℃;此时产物的接枝效果明显,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93.
保护膜用压敏胶剥离强度增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法合成了保护膜用乳液型压敏胶(PSA),探讨了单体、乳化剂、引发剂、缓冲剂和交联剂等对乳液型PSA剥离强度增幅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型PSA剥离强度增幅随丙烯酸丁酯(BA)或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态势,随丙烯酸(AA)或缓冲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苯乙烯(St)、丙烯酸-2-羟丙酯(HPA)或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当w(BA)=85%时,剥离强度增幅最小;大分子有机硅和交联剂的加入能明显降低PSA剥离强度增幅,当w(大分子有机硅)=1.0%时,剥离强度增幅最小;当加入相同用量的交联剂GA240或SC-100时,前者使PSA的剥离强度增幅更低。  相似文献   
994.
多羟甲基苯酚改性脲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脲醛树脂(UF)是木材工业的主要胶种,为了提高UF的胶接性能和耐水性,同时实现低n(甲醛)∶n(尿素)比例UF中尿素的作用,采用自制的多羟甲基苯酚对UF进行改性,并通过胶合板的压制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来研究改性UF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多羟甲基苯酚加入时间对UF诸多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当质量分数为10%的多羟甲基苯酚在UF合成末期投入时,所得UF的综合性能相对最佳;与未改性UF胶粘剂压制的胶合板相比,由改性UF胶粘剂压制的胶合板具有相对较高的干强度(1.86 MPa)和湿强度(1.82 MPa),其甲醛释放量降低了30.8%。  相似文献   
995.
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ATB)对膨润土、海泡石、粉煤灰和硅藻土进行改性,并通过TG、XRD和IR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时间、pH、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剂处理石油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时间90min,pH=7.0,吸附剂用量1g/100mL)下,对COD、油类、氨氮和挥发酚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86.79%、92.33%、78.64%、87.05%;吸附剂对石油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或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996.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可紫外光固化的异氰酸酯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并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此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树脂及其固化后涂膜的性能测试表明,合成的树脂具有较低的黏度,为4500mPa-s/60℃,固化膜柔韧性能优,低于3mm。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此改性树脂的光固化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光引发剂Irgacure1000作为Darocur1173和Irgacure184以质量比1:1构成的复合型光引发剂,比单一的光引发剂具有更优异的引发效果;随着光引发剂Irgacure1000用量的增加,树脂体系光固化反应的聚合速率和树脂中双键的最终转化率都明显增加,但当其用量超过树脂质量的3%时,光固化反应速率和双键的最终转化率又趋于下降;活性单体对树脂光固化行为的影响为:单体的官能度越低、活性单体的用量越大,越有利于树脂的光固化,固化速率和双键的最终转化率都明显提高;此外,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射强度也有利于树脂的光固化。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Sn含量和还原温度对Sn-RaneyNi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结构和催化分解N,N-二甲基甲酰胺(DMF)活性的影响,利用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n含量的Sn-RaneyNi催化剂,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不同Sn含量和不同还原温度制得的Sn-RaneyNi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物相组成和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模型化合物,对Sn-RaneyNi催化剂的催化分解活性进行了评价。XRD表征结果表明,n(Sn)/n(Ni)为0.1的催化剂分别在723K和823K下还原生成Ni3Sn4和Ni3Sn合金晶相;n(Sn)/n(Ni)为0.15的催化剂在723K下还原形成Ni3Sn2合金晶相。H2-TPR结果表明,Ni-Sn合金的形成削弱了Sn和Ni与氧的结合能,使得Sn和Ni的还原峰向低温移动。催化分解DMF实验结果表明,当n(Sn)/n(Ni)为0.1、还原温度为723K时,Sn修饰RaneyNi催化剂能够将高浓度DMF(5%(wt))完全分解(分解率达100%),氢气的选择性达到86.8%。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接枝聚合枝术,在聚丁二烯乳胶粒子上接枝共聚苯乙烯,合成了聚丁二烯接枝聚苯乙烯(PB-g-PS)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乙烯在聚丁二烯橡胶粒子上的接枝效率和接枝度随聚丁二烯对苯乙烯质量比的增加而降低,随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接枝效率随单体滴加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接枝度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利用FTIR和1H-NMR对PB-g-PS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证明合成了目的产物。利用TEM对PB-g-PS乳胶粒子进行了形态观察,接枝物为球形粒子,且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999.
A diagram represent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interpret the complicated charge pumping(CP) processes. The fast and slow traps in CP measurement are defined.Some phenomena such as CP pulse rise/fall time dependence, frequency dependence,the voltage dependence for the fast and slow traps,and the geometric CP component are clearly illustrated at a glance by the diagram representation.For the slow trap CP measurement,there is a transition stage and a steady stage due to the asymmetry of the electron and hol...  相似文献   
1000.
席旺  沈杰 《煤气与热力》2010,30(11):31-33
探讨了天然气脱硫技术,包括改性活性炭催化氧化脱硫、气体膜分离法脱硫、微生物法脱硫、超重力氧化还原法脱硫,分析了天然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