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6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339篇
电工技术   96篇
综合类   344篇
化学工业   3014篇
金属工艺   594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85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131篇
轻工业   1405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武器工业   41篇
无线电   2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87篇
冶金工业   154篇
原子能技术   36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对Fe-20at%Cu合金粉末进行了高能球磨,并利用XRD对Fe-Cu二元合金粉末在球磨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磨30 h后形成了Fe(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热力学计算分析指出,Fe-Cu二元系不具有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力学驱动力。高能球磨在Fe-Cu二元互不溶体系中扩展固溶度的驱动力是动力学驱动。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992.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从Cr3+溶液中制备Fe-Ni-Cr纳米晶合金镀层,利用SEM,EDS和XRD对Fe-Ni-Cr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和晶粒结构进行观察;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镀层进行极化曲线测试并与传统的304不锈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电沉积镀层为纳米晶,无裂纹,表面光亮,晶粒尺寸大多分布在10~40 nm之间,镀层主要元素成分含量Cr为25.52%,Fe为59.61%,Ni为6.55%,与传统304不锈钢相比, Fe-Ni-Cr纳米晶镀层在5%的H2SO4溶液的自腐蚀电位提高了近30 m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近1/8,维钝电流降低了近1/10。因此,Fe-Ni-Cr纳米晶合金镀层表现出更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椰子水、玉米浆、Tween-80、羟甲基纤维素(CMC)、烟酸、生物素、咖啡因和海藻酸钠8种物质对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合成细菌纤维素的作用。结果表明,椰子水、玉米浆、Tween-80、CMC、烟酸和生物素对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有促进作用,最适添加量分别为60%、10%、0.8 g/L、4 g/L、1.0 mg/L、25 mg/L,在最适添加量下细菌纤维素产量分别是6.008 g/L、8.534 g/L、2.256 g/L、2.044 g/L、2.842 g/L、3.118 g/L,比起产量为1.506 g/L的空白组有显著增效效果,而其增效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米浆、椰子水、生物素、烟酸、Tween-80、CMC,海藻酸钠的增效效果不明显,而咖啡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固定化高温碱性脂肪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复合载体,研究包埋法固定化毕赤酵母高温碱性脂肪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载体、载体浓度、酶与载体配比等因子对脂肪酶固定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脂肪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包埋法固定化脂肪酶的最优条件为海藻酸钠含量1.0%、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0.25%、加酶量50 U/(g载体)、CaCl2浓度0.4 mol/L,固定化时间40 min。在最优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脂肪酶酶活收率达99.50%。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探索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纳米晶体纤维素(NCC)对磷酸钙骨水泥(CPC)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Gilmore双针、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含不同NCC的CPC理化性能;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显微镜观察CPC断面形貌和荧光标记的NCC在CPC中的分散。抗压强度结果表明: NCC能显著提高CPC的抗压强度, 且2% NCC-CPC的抗压强度最高, 约为27 MPa; CPC的凝固时间随NCC含量的增加而延长, 含量为2%时基本符合临床要求; XRD和XPS结果显示NCC与Ca2+形成不稳定的配合物, 促进了CPC中二水磷酸氢钙(DCPD)和CaCO3的溶解和转化; SEM观察结果显示加入NCC使CPC内部结构更致密, 孔隙和裂纹减少; 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NCC在CPC中均匀分散。  相似文献   
996.
包黎红  明明  特古斯 《无机材料学报》2015,30(10):1110-1114
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地将Eu元素掺入CeB6纳米晶中, 并系统地研究了对其光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由XRD分析、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能谱分析结果充分证明了Eu元素成功地掺入了CeB6晶格中。光吸收结果表明, 随着Eu掺杂量的增加, CeB6吸收峰波长从938 nm增加至1718 nm, 产生了“红移”现象。与此同时, 透射光波长也从可见光区域的798 nm 红移至近红外区域的1138 nm。本文揭示了通过Eu掺杂可使CeB6透射光波长和吸收峰波长连续可调。这一特性对于拓展CeB6的光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开发高效的可生物降解的高效染料吸附剂,采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在低温下直接溶解纤维素,加入活性炭和磁性纳米粉末,通过直接滴落法制备磁性的纤维素微球,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刚果红溶液pH 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刚果红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态吸附剂在实验用刚果红量时合适的用量是25 g; 微球对刚果红的脱除率在20 min内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溶液pH=7.50 时,微球对刚果红的脱除率达到96.4%;温度对吸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在40 ℃时效果最好;微球对刚果红的吸附形为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吸附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998.
新型溶剂法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京环  王堃  许凤  孙润仓 《化工学报》2014,65(11):4213-4221
再生纤维素纤维以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它的研究和开发对充分利用纤维素资源和促进纤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离子液体和碱溶液溶剂体系对纤维素具有独特的溶解性能,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这种新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对环境无污染、纤维力学性能优异或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综述了离子液体法和碱溶液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溶剂种类及其溶解能力、纤维素原料的性质与选择、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力学性能等,同时归纳和对比了各因素对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两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存在的挑战、未来发展趋势和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细菌纤维素(BC-g-MAH),然后采用溶液浇铸法将BC-g-MAH与聚乳酸(PLA)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伸实验和热失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由PLA与不同含量BC-g-MAH制备成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MAH对BC进行了成功的接枝,制得的BC-g-MAH与 PLA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随着BC-g-MAH含量的增加,改性后的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较纯PLA有较大提高;BC-g-MAH含量为 20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较纯PLA分别提高了17.1 %、69.4 %和428.4 %,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也有了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00.
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培养基优化及其酶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廉价的工业纤维素诱导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并对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以滤纸酶活为响应值,考察工业纤维素、麦麸、大豆粉浓度对纤维素酶活的影响.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工业纤维素35.62 g/L、麦麸19.37 g/L、大豆粉38.49 g/L,该条件下滤纸酶活达9.13 IU/mL,比优化前提高了72.26%,葡萄糖苷酶酶活提高了80.39%. 在121℃下用2% NaOH对玉米秸秆预处理45 min,物料中纤维素含量达64.94%,用该粗酶液酶解后酶解得率为94.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