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67篇
电工技术   54篇
综合类   109篇
化学工业   607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167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330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2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Measurements of surface ozone and its precursor gases (NOx and CO) have been made at a semi‐arid site Anantapur (14.62°N, 77.65°E, 331 m asl) in tropical Indian region for the period, 2001–2003. NOx and CO levels were the highest during morning and late night hours at this site. Diurnal variations of ozone concentrations varied from 25 ppbv to 50 ppbv and were observed to increase gradually after sunrise, attaining a maximum value by the evening and decreasing gradually thereafter. During monsoon months, the diurnal amplitude of ozone was found to be small (20–25 ppbv). Seasonal variation in ozone showed a pronounced maximum (40–50 ppbv) in the winter and summer. Local pollutants we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ozone levels during this period. Ozone shows a yearly mean mixing ratio of about 35.9 ± 8.8 ppbv. The daytime concentration of CO and NOx varied between 200 to 1200 ppbv and 3 to 20 ppbv respectively for the period studied. Annual average mixing ratios of oxides of nitrogen (NOx) and CO were observed to be 3.9±0.6 ppbv and 436±64 ppbv,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2.
炭黑在沥青基短切碳纤维补强天然橡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俊梅  赵树高 《橡胶工业》2016,63(9):527-531
研究炭黑及沥青基短切碳纤维表面臭氧改性对碳纤维填充天然橡胶(NR)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改性后,碳纤维的涂覆层基本去除且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碳纤维/NR复合材料拉伸断面中碳纤维表面光滑且与NR发生明显脱粘,复合材料物理性能较低;填充30份炭黑N330后,碳纤维/NR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显著提高,炭黑/短纤维/NR复合材料和炭黑/臭氧改性碳纤维/N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达到18.6和26.9 MPa,较碳纤维单独填充时分别提高了431%和627%;碳纤维与炭黑具有类似的微观结构,炭黑在碳纤维补强NR时起到桥梁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两者间的界面强度。  相似文献   
53.
臭氧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混合印染废水技术经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纺织印染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ρ(CODCr)=100~150 mg/L),比较研究了臭氧氧化与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絮凝沉淀、粉末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工艺对CODCr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臭氧组合工艺用于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达到GB 18918—201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40 mg/L,臭氧氧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臭氧-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61 mg/L;臭氧-粉末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57 mg/L。2种组合工艺的出水CODCr质量浓度基本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排放要求,但两者在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臭氧-絮凝沉淀组合工艺仅降低CODCr的质量浓度10~15 mg/L,不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4.
针对污水处理厂进水受工业废水影响导致COD_(Cr)难去除的问题,通过现场中试,提出增加活性砂过滤-臭氧接触氧化的深度处理工艺,可将出水水质由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重点介绍了升级改造工程方案设计,给出了设计参数及投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55.
开发区工业废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开发区工业废水水质复杂,可生化性较差的特点,通过采取增加水解酸化段,将传统AO工艺改造为MBBR工艺,增建臭氧氧化-BAF深度处理工艺等措施对园区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改造后运行结果显示,出水CODCr、NH3-N、TN质量浓度分别为38~45、0.5~7.5、10~14 mg/L,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要求。主要介绍了改造后的工艺流程,给出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  相似文献   
56.
臭氧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同时兼具绿色环保、工艺流程简单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而臭氧化模型的构建可以实现对污染物减排的有效预测,对于臭氧化处理污水的工程应用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臭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着重综述了臭氧氧化的动力学模型和反应器建模的研究进展。在臭氧氧化模型的建立中,臭氧的传质和反应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本文首先讨论了臭氧的传质过程,并对其气液两相模型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忽略臭氧传质的液-液或液-固体系,并根据反应机理,分别总结了常规臭氧氧化、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和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的动力学模型。在充分研究了臭氧氧化的动力学模型后,将其应用到具体反应器的建模中,并总结出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最后指出现有模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提出臭氧化模型构建的出处是优化工业反应器,实现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7.
以某玉米深加工公司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工程为例,对现有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造设计,将生物曝气滤池+臭氧消毒+转盘滤布滤池+超滤工艺作为深度处理工艺串联在原有污水处理站,介绍了该深度处理工艺特点、设计参数、处理效果及运行成本。经过深度处理,出水水质由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提高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新增水处理费用仅为0.128元/m3,清水回收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58.
臭氧联合高级氧化方法处理有机废水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立光 《广东化工》2014,(14):117-118
臭氧因其强氧化能力而在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单独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存在处理费用高、利用率低和矿化程度低等问题。高级氧化方法与臭氧联用,可大大促进臭氧分解,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因此臭氧与紫外线、过氧化氢、超声波、及催化剂等多种高级氧化方法用于有机废水处理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相似文献   
59.
近几年由于轮胎胎面表面臭氧浓度提高,加速了轮胎胎面的老化裂口,导致了轮胎使用寿命下降,尤其是工程轮胎胎侧胶比较薄,在轮胎侧部最外边,且运动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受到屈挠作用,所以胎侧胶近几年受到臭氧老化影响较严重,本文以工程轮胎胎侧胶为例进行基本性能、疲劳性能、力学性能、老化性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了不同防护体系对工程轮胎胎侧胶耐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6组不同防老剂品种、不同比例的实验,寻求出了最有效的防护体系,提高了工程轮胎胎侧胶耐臭氧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60.
炼油厂含盐污水的臭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青林 《广东化工》2014,(13):199-200
采用10 L/min的臭氧氧化装置进行了炼油厂含盐污水处理试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条件下,含盐污水经臭氧氧化处理后,能够去除污水中67%的石油类物质、66%的氨氮、47%的CODCr,同时经臭氧处理后污水的BOD5/CODCr比由处理前的0.11提高到0.23。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建立一个污水处理能力为200 m3/h的臭氧氧化工业处理装置,从炼油厂收集的高浓度含盐污水经过处理后,CODCr能从1100 mg/L降低到43 mg/L,装置出水能够达到地方一级排放标准,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