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4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148篇
化学工业   2383篇
金属工艺   48篇
机械仪表   55篇
建筑科学   49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12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9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0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45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功能性载溶菌酶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源岗  周长忍 《化工进展》2007,26(12):1761-1766
为了制备理化性能优异的溶菌酶微球用于壳聚糖材料的体内降解调控,实验从多参数多指标出发,较为系统全面地考察了载溶菌酶微球的制备与性能。微球产率为5.7%~97.4%,粒径可控制在30~100μm,载药量和包封率理想。微球缓释效果明显,16 d的释放可控制在20%~70%的较大区间内,释放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酶活基本保持完好,大部分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2.
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然后引入咪唑功能基合成了螯合树脂(PGMA-Imi),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其结构与粒子表面形态,元素分析测定功能基含量,并对Cu2+等离子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所得PGMA微球为微米级、单分散性很好,所得螯合树脂(PGMA-Imi)对Cu2+的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3.
李森  王宽  韦宝卿  程江 《应用化工》2007,36(7):660-663,667
合成了具有悬挂双键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多孔微球,在悬挂双键处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了一系列不同接枝度的两亲性聚合物多孔微球。考察了悬挂双键数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接枝率对微球形貌的影响。实验中通过观测澄清点,有效地控制了反应后期自加速现象对接枝率的影响。在反应时间25 m in时,制得了平均孔径为50 nm的两亲性多孔微球。将该微球用于对化妆品活性组分的负载,对极性物的负载率比接枝前高出2倍。  相似文献   
74.
原位生成甲基丙烯酸钠增强EVM硫化胶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氢氧化钠(NaOH)和甲基丙烯酸(MAA)的中和反应,在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中原位生成甲基丙烯酸钠(NaMAA),研究了NaMAA原位增强EVM的流变特性,应力软化和应力松弛以及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并与炭黑(N330)增强的硫化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aMAA的引入对EVM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在硫化过程中提高了混炼胶的硫化速度,缩短了焦烧时间,与HAF相比,NaMAA对EVM硫化胶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较好的耐老化性能,NaMAA增强的EVM硫化胶具有更明显的应力软化效应,应力松弛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单体及其均聚物,并与甲基丙烯酸(MAA)共聚合成了二元共聚物。同时以对甲苯磺酸作为酸源,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中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单元的酸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酸含量的增加和烤版温度的适当升高对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单元的酸解有利,烤版时间对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单元的酸解比例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6.
用热重法和微商热重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与氯丁橡胶的接枝共聚物(CR-g-BMA)的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该接枝共聚物热降解过程分3个温度范围完成,第1热降解温度为553~653 K;第2热降解温度为653~793 K;第3热降解温度大于793 K,其中第3热降解温度的终止温度明显受升温速率的影响。CR-g-BMA的第1温度范围热分解过程符合Avrami-Erofeev降解机理,即随机成核和随后生成机理,热分解过程平均活化能为234.9 kJ/mol;对于热降解的积分机理函数,其频率因子的自然对数为33.48;对于热降解的微分机理函数,其频率因子的自然对数为48.90。  相似文献   
77.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为基本原料,用半连续滴加的方法制备了共聚物乳液。FT-IR证明了所用单体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参与了共聚反应。讨论了氟单体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讨论了乳胶膜的吸水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8.
本文研究了甲基丙烯酸(MAA)和甲醇(MeOH)水溶液在硫酸存在下的酯化反应动力学。根据工业生产情况,选定反应物初始摩尔比为:MAA:MeOH:水=1:1.65:2,在温度为70~90℃,硫酸浓度为5%~15%(W/W)的范围内,考察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速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甲基丙烯酸酯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9.
The preirradiation method of grafting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was grafted onto jute fiber in an aqueous medium. The variation of graft weight with UV‐radiation time, monomer concentration, and reaction time was investigated. The conversion of monomer into homopolymer and graft copolymer was evaluated. The graft weight passes through a maximum value (~ 122%) with UV‐radiation time. The optimum value of 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was evaluated for maximum degree of grafting.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MMA onto lignocellulose fib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 65%)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as‐received” sample. However, a linear decrease on breaking load was obser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ft weight. The estimation of degree of grafting was achieved using an IR technique by correlating band intensities with the degree of grafting. Considering the water‐absorption property, the grafted sample showed a maximum up to 61% decrease in hydrophilicity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as‐received sample.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1: 1667–1675, 2004  相似文献   
80.
两步法合成大粒径丁苯胶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丁苯(BS)胶乳的附聚作用以增大丁苯胶乳粒径;探讨了无机盐、体系pH值及体系中MMA胶乳与BS胶乳的固含量比(R值)对附聚后丁苯胶乳的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添加无机盐可以稳定胶乳体系,最佳用量(质量分数)为0.1%~0.2%;适当增大体系pH值,可增大胶乳粒径;在附聚过程中,当R值在两个附聚峰附近时,可增大丁苯胶乳的粒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