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2篇
  免费   1239篇
  国内免费   188篇
电工技术   300篇
综合类   621篇
化学工业   8411篇
金属工艺   214篇
机械仪表   499篇
建筑科学   934篇
矿业工程   187篇
能源动力   89篇
轻工业   302篇
水利工程   156篇
石油天然气   651篇
武器工业   52篇
无线电   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5篇
冶金工业   123篇
原子能技术   48篇
自动化技术   10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891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717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631篇
  2004年   520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499篇
  2001年   431篇
  2000年   373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针对当前封隔器胶筒密封设计基于模拟仿真和试验研究,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法指导的现状,提出了高压压裂用封隔器胶筒的密封理论框架和体系。在深入探索胶筒的密封机理和失效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封隔器胶筒密封处的接触应力分布理论模型,并确立了封隔器胶筒的接触应力准则、强度准则和变形准则,并通过实例的模拟试验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该理论可为高压封隔器胶筒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使胶筒密封的设计成为一个可操作的过程,对提高封隔器胶筒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采用ISAT(initial surface absorption test)方法,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橡胶集料自密实混凝土(RSCC)和普通橡胶集料混凝土(ORC)的毛细吸水特性,分析了水胶比和橡胶掺量对RSCC毛细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新的RSCC毛细吸水模型.结果表明:在水胶比和橡胶掺量相近的情况下,RSCC的毛细吸水性能低于ORC;当水胶比相同时,橡胶掺量越大,RSCC的毛细吸水性能越弱;当橡胶掺量相同时,水胶比越低,RSCC的毛细吸水性能越弱;ORC的毛细吸水性能对水胶比变化的敏感程度较高.引用相关文献建立的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渗透模型对RSCC的毛细吸水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试验结果与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60 0.初始阶段毛细吸水系数的大小能够反映RSCC毛细吸水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993.
制备了符合技术要求的橡胶沥青,确定了橡胶沥青模拟短期老化试验的适宜温度,通过老化模拟试验评价了橡胶沥青的老化规律.针对橡胶沥青短期老化设计了老化特征试验,并进行了胶粉单独短期老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模拟短期老化温度应采用与实际施工温度相对应的180℃;橡胶沥青短期老化过程中橡胶沥青内部仍进行着剧烈的溶胀反应,此作用有可能超过橡胶沥青的老化作用,从而导致一些流变特性规律与老化趋势相反;橡胶沥青实际施工过程中,沥青对胶粉有隔氧保护作用,橡胶颗粒在沥青里主要发生溶胀反应,老化作用很小,从而提高了橡胶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994.
以人工配制的含藻原水为处理对象,比较了UF工艺、生物粉末活性炭+UF组合工艺的除藻效能。结果表明,在膜生物反应器启动阶段,生物粉末活性炭+UF组合工艺对藻类、叶绿素a、藻毒素的去除效果高于UF工艺;生物粉末活性炭形成后,组合工艺对MC-RR、MC-L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6.0%和85.2%,能去除全部的藻类和叶绿素a,是较为理想的除藻工艺。  相似文献   
995.
水化硅酸钙粉体对硅橡胶的补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在较低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动态水热合成的白色水化硅酸钙粉体作为硅橡胶填料,制备通用型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热合成制度制备的水化硅酸钙粉体性质及水化硅酸钙粉体、碳酸钙、石英矿粉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0℃±5℃的条件下制备的水化硅酸钙粉体对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增强性能;除粉体粒径大小外,其表面反应活性也是影响补强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ZDMA/白炭黑填充HNBR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锌(ZDMA)/白炭黑填充氢化丁腈橡胶(HNBR),研究ZDMA/白炭黑并用比、硫化剂DCP用量及硫化时间对HNBR硫化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填料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白炭黑用量的增大,ZDMA/白炭黑填充HNBR硫化胶拉伸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先减小后增大,填料分散性下降;随着硫化剂DCP用量的增大,ZDMA/白炭黑填充HNBR硫化胶物理性能和动态性能提高,填料分散性变好。当ZDMA/白炭黑并用比为10/30、硫化剂DCP用量为5~6份、一段硫化条件为160℃×45min、二段硫化条件为150℃×(9~12)h时,ZDMA/白炭黑填充HNBR硫化胶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97.
动态硫化PP/POE/胶粉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动态硫化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胶粉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结果表明,动态硫化能有效提高热塑性弹性体的物理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炭黑对动态硫化PP/POE/胶粉热塑性弹性体有较好的补强作用,其补强弹性体的再加工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998.
以3釜串联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橡胶含量条件下,采用双嵌段丁苯橡胶替代聚丁二烯橡胶可使ABS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双嵌段丁苯橡胶质量分数每增加0.1%,可使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提高约0.98~1.67 kJ/m2,但其耐热性有所下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存在峰值。为获得均衡的性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相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应控制在2.0×105~2.5×105,高于2.5×105之后,ABS树脂性能提升不明显。与乳液法ABS树脂相比,连续本体法ABS树脂具有极低的残余单体含量,有明显的环保优势。  相似文献   
999.
橡胶和金属的粘合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莎  刘勇  丁玉梅  安瑛  阎华  谢鹏程  杨卫民 《粘接》2010,(11):68-71
增强橡胶与金属材料的粘合是许多科研工作者的技术攻关重点,本文从橡胶、粘合剂、添加剂、工艺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橡胶与金属粘接的研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00.
硅橡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鸿威 《广州化工》2010,38(10):44-45
介绍了硅橡胶(热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态硅橡胶)的性能及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展望了硅橡胶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