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1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电工技术   239篇
综合类   400篇
化学工业   112篇
金属工艺   113篇
机械仪表   471篇
建筑科学   734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99篇
轻工业   141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67篇
武器工业   49篇
无线电   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2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60篇
自动化技术   9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空调系统中风阀开度对声学房间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在一个全空气空调系统服务于多间较小面积声学房间的情况下,风阀开度对声学房间噪声的影响,并用工程实例加以说明,认为风阀开度对录音室和直播室的房间噪声影响很大.此外,对单独控制声学房间温度的几种方法和它们的优缺点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电流变体特性及电流变体应用器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评述了电流变体(ERF)材料的组成、工作机理及其流变力学性能,提出以Bingham塑性体来近似描述电流变体的流变特性,综述了电流变体在智能材料、汽车离合器、液压阀门等器件中的应用,给出了含电流变体的双层智能复合材料梁单层、双层加电状态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含电流变体的主动控制式减振器,并对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减振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改造加热炉系统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重整装置加热炉热效率低的原因,介绍了提高加热炉热效率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下封闭爆炸引起的地表的冲击与隔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给出了地下封闭爆炸近区地表冲击运动参数计算公式,介绍了在强冲击环境中采用的两种隔离措施。事件A和事件B的实用结果表明:当地表冲击速度为3.45m/s和4.8m/s时,砂垫层组合隔离系统和隔离床系统的冲击隔离系数分别为11.69%和12.05%。  相似文献   
15.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discharge in the vicinity of ribs should be intensified to obtain low‐voltage, high‐luminous efficacy, and high module efficiency. One possible way is to increase the space between ribs and the discharge surface. Even if the amount of space increases by only 2 or 3 µm, it still results in low discharge voltage, large discharge current, and high luminous efficacy. For that reason it might be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micron‐sized particles included in the MgO crystal dispersed layers. Another preferable way is to use ribs with a low electric permittivity (ε) that are represented by porous ribs. Moreover, low‐ε ribs diffuses the high‐energy spots in plasma, resulting in a high luminous efficacy. They feature a significantly lower sustain voltage and a smaller parasitic capacitance as well to facilitate a help high module efficiency. Also, highly porous rib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ir practical use in aspects of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impurity gas exhaustion.  相似文献   
16.
将磁流变技术应用于火炮反后坐装置是目前正在发展的一种降低火炮后坐力的新技术,优化火炮反后坐装置控制,达到实时调节阻力。针对某型号火炮,在建立动力学模型和电磁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磁流变反后坐系统。为实现理想的后坐控制规律,提出了PID和模糊控制算法。利用ADAMS和MATLAB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后坐行程范围内,最大后坐阻力分别为3.71×105N,3.53×105N,相比传统火炮减小了13%和17%,并且模糊控制的后坐阻力曲线具有良好的"平台效应",实现了控制目标,表明磁流变阻尼器良好的可控性和应用于火炮后坐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自供能式磁流变阻尼器内部实时状态监测传感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磁流变阻尼器内部流体能的能量采集装置。该装置被安装于磁流变阻尼器活塞顶端并为检测阻尼器内部工作参数的无线传感模块1供电。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磁流变阻尼器中磁流变液流动能的理论模型。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在不同的外界激励下能量采集装置的工作情况,证明了采集的电能随着活塞的运动频率增加而增加,而与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特性没有明显的关系。测试表明利用此装置能较好的采集到来自于磁流变阻尼器内部流体流动产生的能量,为无线传感模块供电。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液力忆惯容器装置已有数学模型忽略因素过多的问题,考虑油液的惯性、动力学黏度以及装置内部的干摩擦,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试制液力忆惯容器装置样机,并进行台架试验. 结果表明,当位移激励的频率较低时,液力忆惯容器装置提供的惯性力、黏滞阻尼力较小,可以近似等效为干摩擦阻尼器;当激励的频率较高时,装置等效为理想忆惯容器、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干摩擦阻尼器三元件并联. 装置的输出合力、惯性力、阻尼力试验值与仿真值最大偏差分别为5.70%、9.15%、5.47%,惯质特性曲线和寄生阻尼特性曲线的试验值与仿真值最大偏差分别为4.23%和8.50%,表明数学模型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为液力忆惯容器装置在减振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MRD(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减振控制系统后备电源采用单一蓄电池供电存在响应时间慢和稳定性差问题,提出锂电池/超级电容的后备混合储能电源。首先进行储能系统供电方式的选择及容量配置,然后设计了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分别串联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分配的混合储能结构,再将负载端电流滤波后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用来实现变换器电压电流闭环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混合储能仿真模型,进行输出响应和脉冲功率扰动仿真,对单一锂电池储能和混合储能电源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混合储能电源的输出响应时间可达毫秒级;超级电容能提供80%起始功率,并且在脉冲功率扰动下补偿波动功率,以维持母线端稳定,满足MRD减振控制系统的实际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20.
Reproducing the smooth vocal tract trajectories is critical for high quality articulatory speech synthe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neural control scheme for such a task using fuzzy logic and neural networks. The control scheme estimates motor commands from trajectories of flesh-points on selected articulators. These motor commands are then used to reproduce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underlying articulators in a 2nd order dynamical system. Initi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cheme is able to manipulate the mass-spring based elastic tract walls in a 2-dimensional articulatory synthesizer and to realize efficient speech motor control.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achieves high accuracy during on-line tracking of the lips, the tongue, and the jaw in the simulation of consonant–vowel sequences. It also offers salient features such as generality and adaptability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of control models in articulatory syn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