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7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294篇
电工技术   138篇
综合类   340篇
化学工业   736篇
金属工艺   1361篇
机械仪表   737篇
建筑科学   251篇
矿业工程   211篇
能源动力   56篇
轻工业   624篇
水利工程   43篇
石油天然气   62篇
武器工业   46篇
无线电   1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8篇
冶金工业   391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26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High-performance aerospace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requires stringent in-process geometrical and performance-based quality control. Real-time observation,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 of machining processes are integral to optimizing the machining strategies of aerospace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Digital Twin can be used to model,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machining process by fusing multi-dimensional in-context machining process data, such as changes in geometry,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machining parameter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and efficient Digital Twin modeling method that can adaptively develop high-fidelity multi-scale and multi-dimensional Digital Twins of machining processes. Aiming at addressing this challenge, we proposed a Digital Twin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biomimicry principles that can adaptively construct a multi-physics digital twin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With this approach, we developed multiple Digital Twin sub-models, e.g., geometry model, behavior model and process model. These Digital Twin sub-models can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compose an integrated tru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hysical machining process.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biomimicry-based Digital Twin modeling method, we tested the method i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an air rudder.  相似文献   
32.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digital twin (DT)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But there is still no consensus on what a right DT is. On one hand, some common models are renamed as DT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DTs extremely pursue ‘the same’ as physical objects, which bring unnecessary complexities to them.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del engineering: how to define a right digital twin, and how to build a right digital twin. The concept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of model engineering are introduced. Some basic principles and a set of metrics for a right DT are given. An evolutionary concurrent modeling method for DT (ECoM4DT) is proposed not only inheriting the theory from classic M&S methods but also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dels to systemically guide the DT model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33.
为了实现飞机制造企业总装生产线车间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实时交互与深度融合,通过分析飞机总装生产线组成单元与生产业务逻辑,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飞机总装生产线车间建模框架. 从“人、机、料、法、环、测”六维视角出发,阐述生产线关键要素建模与实现,并提出飞机总装生产线三维可视化及信息集成平台实现技术流程. 在CATIA中建立车间三维数字模型,基于浏览器和WebGL技术建立虚拟空间,通过采集生产现场过程数据实现物理实体向虚拟空间的实时映射. 以某型飞机总装生产线车间为例,实现总装现场与虚拟可视化的同步映射、WebServices服务、信息查询服务及装配工艺过程查询服务,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并为工作人员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4.
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结构模型与其他普通螺杆挤出机相差很大且构成独特,近年来在聚合物加工行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设计螺槽深度与螺杆半径比为1∶2、2∶5、1∶3的三种锥形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离散单元法模拟了锥形双螺杆挤出机挤出LDPE、HDPE两种颗粒的过程,分析了锥形双螺杆挤出机螺槽内颗粒速度的变化,同时在不同参数下对三种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输送效率进行了比较。利用EDEM软件对LDPE和HDPE颗粒进行离散元分析,得出不同时刻两种颗粒在三种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内的混合情况。结果表明,螺槽深度与螺杆半径比为1∶2的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混合效率优于螺槽深度与螺杆半径比为2∶5、1∶3的锥形双螺杆挤出机。  相似文献   
35.
建立了50MN自由锻造水压机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PID控制方法,利用MATLAB仿真软件中SIMULINK工具箱建模并仿真,结果表明外负载的大小不同及变化频率的快慢都直接影响着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
本文根据缸壁对于缸底弯曲变形具有一定支承刚度的概念,为法兰支承式液压缸四种常见的缸底结构建立了统一的力学模型和强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7.
本文探讨了12.5MN轻合金挤压机的机电系统控制问题,对应用电液比例技术,伺服控制技术、模/数、数/模转换器及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等温挤压的具体方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文中论述方法对挤压机的机电系统控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8.
液压机本体柔性化设计相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慧  王卫卫 《锻压技术》2004,29(1):44-46
针对液压机本体设计特点,在液压机本体CAD应用系统的开发中,引入了柔性化设计的概念,以Pro/E为建模后台、VB6.0为操作语言,研究了柔性化设计的相关技术,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并为以:Pro/E为后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9.
150 MN水压机柱塞锻件重70.67 t。在保证钢锭质量的前提下,选取93 t钢锭(钢锭利用率75.9%),通过KD锻造方法的压实作用,成功地生产出合格的柱塞锻件。  相似文献   
40.
本文建立了3150吨卧式挤压机振动分析的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绘出了相应的相轨线图。理论计算的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基本一致。这种用集中质量法建立模型及用相轨线图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各种型式的挤压机、压力机设计研究均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