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5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776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497篇
化学工业   314篇
金属工艺   4102篇
机械仪表   331篇
建筑科学   94篇
矿业工程   96篇
能源动力   85篇
轻工业   327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武器工业   77篇
无线电   1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66篇
冶金工业   1156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3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带有同步组装技术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作为热模拟装置,采用基于MTS(Mechanical Threshold Stress)模型建立的FCC晶体结构的动态本构方程,确定了定向凝固水平连铸多晶铜动态本构方程参数,研究了其动态冲击特性,获得高温段(685K-1085K)的理论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曲线相当吻合,而在低温段(低于685K)的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出入较大。结果也表明定向凝固水平连铸多晶铜在485K和685K之间有一温度能使其回复能达到阀值。  相似文献   
102.
水平电磁连铸空心铜管坯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在中试水平的空心铜管坯水平连铸过程中施加工频电磁场,分析其对铜管坯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加电磁场时相比,施加电流强度为140A的工频电磁场后,水平连铸空心铜管坯的组织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度由未施加磁场时的3.1提高到8.3,周向组织均匀性也得到明显改善;抗拉强度提高40%左右,延伸率提高50%左右.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保温电磁搅拌和间断性电磁搅拌对ZA27合金组织的影响,在保温凝固过程中进行电磁搅拌时,晶粒细化效果更明显。保湿搅拌温度存在搅拌效果最理想的临界值Tc。间断性电磁搅拌使得枝晶显著粒化,晶粒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04.
快速凝固Mg94.6Zn4.8Y0.6镁合金薄带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单辊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Mg94.6Zn4.8Y0.6合金薄带,研究了薄带的组织及性能特征。结果表明:Mg94.6Zn4.8Y0.6镁合金快速凝固薄带组织由过饱和的单相-αMg固溶体组成,沿厚度方向分为两个晶区:近辊面粗大等轴晶区和自由面细小等轴晶区。Mg94.6Zn4.8Y0.6合金快速凝固薄带的显微硬度为85.95HV,在250℃左右保温2 h的显微硬度最高,超过该温度(250~300℃)显微硬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5.
熔体过热处理对定向凝固界面形态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司乃潮  孙克庆  刘海霞 《铸造》2005,54(5):429-432
介绍了固液界面形态及稳定性的判据,即成分过冷理论和绝对稳定理论;简述了国内熔体过热处理的研究;详细阐述了熔体过热处理影响定向凝固界面形态及稳定性的现象及理论研究.并对今后熔体过热处理在定向凝固技术中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TiAl合金叶片铸件液态熔池孤立区形成的判定方法及缩孔的预测模型,对缩孔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显示。研究表明,利用这种方法模拟缩孔缺陷可以提高铸件模拟缩孔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新研制的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研究了不同凝固速率下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22枝晶臂间距和枝晶偏析。结果表明,冷运速率增大,枝晶臂间距显著细化,枝晶偏析被强烈抑制。当冷运速率为52.4K.s^-1时,一次、二次枝晶臂间距λ1和λ2分别为28.8和8.4μm,Nb,Ti,Al,Cr,Co,W等元素的偏析比均趋近于1。  相似文献   
108.
109.
利用分形物理分析的方法定量地描述了定向凝固过程中MC型碳化物的生长形态发现随着凝固速率的增加,MC由宽大的枝叶状演化为三级分支的枝簇状,其信息维数随凝固速率呈指数规律上升,并结合非平衡热力学分析了在改变外界控制参数时MC型碳化物形态变化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感应熔铸+退火处理及快速凝固方法制备了La2Mg0.9Ni7.5Co1.5Al0.1贮氢合金。系统研究了快速凝固对合金的相结构、微观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La2Mg0.9Ni7.5Co1.5Al0.1合金的相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退火合金由αLa2Ni7主相(Ce2Ni7型结构)和少量LaNi3相(PuNi3型结构)组成。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合金中出现LaNi5相(CaCu5型结构)和LaMgNi4(MgCu4Sn型结构)相,且新相的相丰度增加,aLa2Ni7相和LaNi3相的丰度减少。EPMA分析表明,快速凝固方法制备的La2Mg0.9Ni7.5Co1.5Al0.1贮氢合金为柱状晶组织且晶粒细小。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冷却速率对合金的活化性能影响不大。随冷却速率的增加,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减少、高倍率放电性能下降。在较低的冷却速率下(5m/s),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改善不明显,而随着凝固速度的进一步增加(20m/s),合金电极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