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90篇
化学工业   496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59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8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实现柑橘中萜烯类挥发物的鉴别,选取柑橘主要萜烯类挥发物,d-柠檬烯、α-蒎烯和月桂烯作为目标分子。采用本体聚合法,MAA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制得对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使用聚氯乙烯将MIP粉末与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电极结合,制成MIP-QCM传感器,三种传感器组成传感阵列。搭建配气系统并测量传感阵列对纯样和混合样本的响应。以传感器最大频率偏移作为特征值。传感器对各自目标纯样的响应随浓度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2 4、0.983 6和0.985 9,灵敏度均在0.2 Hz/ppm以上,重复性百分比均在95%以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鉴别纯样和其对应的混合样本,鉴别准确率为100%。传感阵列对萜烯类挥发物纯样和添加了少量干扰物的混合样本有很强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32.
以药物妥拉苏林为模板分子,在羧基修饰的介孔硅表面印迹聚合,制得对妥拉苏林有较好选择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将所得的MIP制成碳糊电极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MIP能选择性吸附妥拉苏林,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的氧化峰峰值与...  相似文献   
33.
以紫杉醇为模板分子,紫杉醇上的羟基与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反应形成共价复合物,然后和交联剂正硅酸乙酯(TEOS)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涂覆在纳米硅胶表面上,以热裂解的方式去除模板分子后形成紫杉醇硅胶表面分子印迹纳米颗粒。通过吸附实验分析研究了紫杉醇硅胶表面分子印迹纳米颗粒的亲和性能,结果表明印迹纳米颗粒对紫杉醇有良好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34.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支撑膜,S-(+)-萘普生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制备了分子印迹复合膜。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了热聚合和光聚合两种引发方式对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中存在着三维空间结构和功能基均与模板分子互补的孔穴组成的通道,该通道可选择性地透过S-(+)-萘普生,在压力和亲和力的协同作用下,最大分离因子可达6.19。  相似文献   
35.
以微囊藻毒素MC-LR为模板,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微囊藻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制备过程.通过电子显微镜、孔隙度分析、红外吸收等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反应机理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单体∶模板∶交联剂配比为0.9×106∶1∶1.2×106,洗脱时间25 min时为优选条件,最大吸附量为153.7μg/g,此分子印迹聚合物对MC-LR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36.
制备了离子印迹磁性硅胶(Ion Imprinting Magnetic Silica,IIMS),并以其为磁性固相萃取剂,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抗菌食品包装材料银溶出量的新方法.考察了样品pH值、洗脱剂类型和体积、超声萃取和洗脱时间等参数的影响,评价了IIMS的选择性.结果表明,Ag+在pH 4.0条件下可以实现完全萃取,2.0 mL硫脲(2%,M/V)-HNO3(0.2 mol/L)可实现Ag+的定量洗脱.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IIMS的吸附容量为91.4 mg/g(Ag+);该法的检出限(3σ)为0.26 ng/mL(Ag+),富集倍数为91.8.该法成功应用于抗菌水杯、抗菌饭盒和食品抗菌保鲜膜银溶出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4%~101.0%之间.  相似文献   
37.
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测定乐果残留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子印迹技术建立了乐果残留量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以乐果为模板分子,采用本体聚合法按不同配比制备了乐果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平衡吸附实验考察其对乐果的特异性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当n(乐果)∶n(丙烯酰胺)=1∶4时,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乐果的吸附效果最佳.采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乐果进行固相萃取,并对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中样品溶剂、洗脱溶剂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当THF(5%乙酸)作为洗脱剂时,洗脱效果最好,洗脱率为98%.以钙黄绿素-Pd2+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乐果进行测定.乐果的质量浓度在0.05~0.25m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1).以茶叶样品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2%~105%.  相似文献   
38.
以酞酸二丁酯(DBP)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作为交联剂,在硅胶表面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通过红外、热重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等对聚合物进行分析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对水相中的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考察.红外结果表明硅胶表面存在对模板分子具有识别功能的官能团;热重分析证明其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测定计算印迹膜厚度;静态吸附实验说明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39.
基于门控制效应的氯霉素分子印迹传感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子印迹技术与电化学检测手段相结合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定量分析蜂蜜中的氯霉素含量。以亚甲基蓝为功能单体、氯霉素为模板分子,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形成分子印迹敏感膜,并以此作为识别元件制备了电流型氯霉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铁氰化钾作为探针分子,利用门控制效应对氯霉素进行定量检测。氯霉素浓度在0.323~54.9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δ)为0.14μg/L。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本低且容易制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40.
培养NIH3T3细胞,结合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对p70的S6激酶(p70^S6k)及其第411位丝氨酸(Ser^411)处于磷酸化状态的细胞定位进行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发现p70^S6k存在于细胞的各个部分,而Ser^411磷酸化后的p70姒只存在细胞核内.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并利用抗磷酸化Ser^411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发现只有细胞核部分才出现免疫条带,说明Ser^411磷酸化后的p70^S6k特异性地存在于细胞核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