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0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174篇
化学工业   422篇
金属工艺   301篇
机械仪表   100篇
建筑科学   419篇
矿业工程   199篇
能源动力   45篇
轻工业   95篇
水利工程   110篇
石油天然气   70篇
武器工业   23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5篇
冶金工业   120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若干粗粒类土在不同孔隙特征时的渗透系数的分析,提出了粗粒类土的渗透系数与其孔隙特征参数孔隙比和孔隙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从而揭示了粗粒类土的孔隙特征参数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2.
WC-17Co 粉末尺寸对粒子飞行状态与涂层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碳化钨涂层的性能.方法 运用Fluent软件进行超音速火焰喷涂焰流的仿真模拟,得出喷涂距离-焰流速度、喷涂距离-焰流温度曲线.采用粒子飞行监测仪对三组不同粒度(粒子平均直径分别为21.72、32.92、42.56 μm)WC-17Co粉末在超音速火焰喷涂过程中的飞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得出喷涂距离-速度、喷涂距离-温度曲线,揭示喷涂过程中焰流速度、温度对粒子速度和温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粒度WC-17Co粉末撞击镍718合金基体后的扁平化程度,测量不同粒度WC-17Co涂层的孔隙率,比较涂层致密度的差异,同时采用压痕法测量涂层的硬度.结果 WC-17Co粒子飞行速度和温度随喷涂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粒子飞行速度和温度随粉末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根据粉末粒径的不同,其速度峰值在690~810 m/s之间变化,温度峰值在1890~2050℃之间变化.直径越小的粒子撞击基体后的扁平率越高,扁平率在1.94~2.35之间.WC-17Co涂层的孔隙率随粒子直径的增大而升高,涂层的硬度与孔隙率成反比,涂层努氏硬度在1072~1284HK之间.结论 超音速火焰喷涂过程中,碳化钨粉末的飞行速度和温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飞行速度和温度与粒子直径大小成反比.碳化钨涂层的致密度与硬度随粒子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3.
用水热法制备了晶粒尺寸为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的Bi2Te3粉末,再通过压片法制得不同孔隙率的Bi2Te3薄片材料,研究了孔隙率对Bi2Te3热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热电性能的测试,研究发现压片法制得的Bi2Te3样品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且样品的热传导符合多孔材料的热传导规律。当Bi2Te3样品孔隙率较大时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在室温下测得孔隙率为43%的Bi2Te3薄片热导率为0.282W·m-1·K-1。材料热导率、电导率和ZT值均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来制备用于钯催化剂的P-γ-Al2O3涂层改性的α-Al2O3泡沫。采用聚氨酯模板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使陶瓷泡沫的显气孔率达到90.28%,体积密度达到0.45 g·cm-3,且该泡沫具有可使用强度。将掺有P元素的γ-Al2O3涂层涂覆在α-Al2O3泡沫上,然后通过超声波辅助浸渍法来装载活性催化相(Pd)。结果表明,含P涂层增加了惰性泡沫的比表面积和弱酸性位点,同时减少了强酸性位点的占比。与无涂层的泡沫相比,改性的泡沫更容易装载活性相,且装载的金属Pd不容易被氧化,CO的催化转化温度(T50,T90)降低了50℃左右。该研究证明了低成本改性α-Al2O3陶瓷泡沫在钯催化剂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5.
肖海舰  宋玉苏  李红霞 《表面技术》2023,52(9):368-376, 429
目的 制备石墨烯、活性炭及碳纤维改性Ag/AgCl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研究改性电极的孔隙率变化及孔隙率对电极极差性能的影响。方法 首先将3种碳材料与Ag粉、AgCl粉末混合,并采用粉压法将其压制烧结成电极,并对电极进行吸水率测试、孔隙率计算、极差测试以及表面形貌观察。结果 经过石墨烯改性的电极性能提升最明显,吸水率可达0.026,孔隙率可达4.15%,相比于未改性的电极(吸水率0.003,孔隙率0.071%)有较大的提高,且极差减小至0.072 mV,极差稳定时间缩短至约3 h。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4种电极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石墨烯、活性炭的加入有效提高了电极表面孔的数量以及微观高度差的大小,GO-Ag/AgCl电极的表面孔洞较大且分布均匀,微观高度差达到41.27 μm。结论 孔隙率与电极极差、极差稳定时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孔隙率越大,电极极差越稳定且越小,极差稳定时间越小,且石墨烯的引入可有效提升Ag/AgCl电极的孔隙率,对其极差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对其导热系数的影响,运用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分析了气孔尺寸和孔隙率,并分析导热系数随孔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隙率一定时,随着气孔孔径的增大,气孔孔径分形维数先增大后减小;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着气孔孔径的增大逐渐增大;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逐渐减小;当孔隙率一定时,气孔孔径越小导热系数越小。  相似文献   
77.
近期建成的几座高心墙堆石坝的监测资料表明,坝体的分区变形协调性并没有达到设计目标。为此,结合建设中的长河坝300m级心墙堆石坝,开展了坝壳料的室内和现场大型相对密度试验,得到了相应的相对密度指标,并对各分区的填筑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①由于级配为较好的分形分布、压实性优良,现场堆石区的填筑平均孔隙率达到19%,优于21%的设计指标,但相对密度仅为0.65;②根据规范要求设计的反滤2区、过渡区和堆石区的填筑相对密度在0.96~0.65之间,其压实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不易保证坝体各分区的变形协调;③采用与现场压实功能相匹配的室内相对密度试验技术,可解决高心墙坝的反滤料或面板坝的垫层料相对密度大于1的问题;④高坝堆石体的变形控制设计,需要考虑级配效应的影响,宜采用孔隙率和相对密度双控填筑指标。结论可为高堆石坝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生态混凝土由于其强度小,耐磨性差使得在推广过程中阻力重重。文章对生态混凝土试件在不同的养护龄期、水灰比和目标孔隙率情况下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进行了逐个测量。并对不同龄期、水灰比、目标孔隙率下得到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值进行了正交分析。经过分析可知,控制条件一致时,生态混凝土的强度与龄期成正相关关系;与目标孔隙率呈负相关关系;与水灰比呈负相关关系,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特例。此外,在所有实验组中28天龄期、目标孔隙率15%,水灰比0.25的试件具有最佳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9.
庄晨  凌国平 《表面技术》2019,48(9):260-265
目的 开发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钕铁硼表面镀铜技术。方法 采用CuCl-EMIC离子液体,对钕铁硼基体进行阳极活化前处理,在其表面电沉积铜。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CuCl-EMIC离子液体的循环伏安曲线和镀铜样品的动电位极化曲线,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考察钕铁硼基体和铜镀层的微观形貌、成分组成和相结构,利用粗糙度仪和拉拔试验仪检测钕铁硼表面的粗糙度和其上铜镀层的结合力。结果 物质的量之比为2∶3~3∶2的CuCl-EMIC离子液体在室温下熔融,可在其中电沉积得到晶态铜。物质的量之比为1的CuCl-EMIC离子液体有更大的还原峰值电流密度。钕铁硼基体经过20~ 30 mA/cm2的电流密度阳极活化后,表面变得平整,孔洞减少,活化后钕铁硼表面的铜镀层均匀致密,结合力达9.2 MPa以上。钕铁硼表面铜镀层的孔隙率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厚度为6 μm时,镀铜试样的腐蚀电位与纯铜相近,孔隙率为0.005 23%。结论 采用物质的量之比为1的CuCl-EMIC离子液体,可以通过阳极活化得到平整、孔洞少和无氧化膜的钕铁硼基体表面,在其上电沉积可得到致密均匀且结合力好的薄铜层。  相似文献   
80.
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测定了透水混凝土标准试件的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采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层次分析,得到了最佳配合比:水灰比0. 30、骨料粒径10 mm~15 mm、目标孔隙率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