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71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85篇
化学工业   1593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27篇
矿业工程   50篇
能源动力   53篇
轻工业   629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7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1篇
冶金工业   46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杯[4]芳烃磺酸钠为催化剂,以乙酸与正丁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正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产品进行折光指数检测。结果表明,杯[4]芳烃磺酸钠作为催化剂,乙酸物质的量为0.1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2,催化剂质量为1g,反应时间为4h时,酯化率可达81.41%,杯[4]芳烃磺酸钠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72.
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来提升水合物的生成速度和转化率是提高水合物技术经济价值的主要方法。因为泡沫过多不利于生产,低起泡性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在水合物技术领域具有很好应用的潜力。本文根据对含PSS体系的水合物生成热力学研究,提出了乙烯-PSS溶液体系的热力学模型以定量描述PSS对水合物的热力学影响,该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水合物的热力学临界生成压力:平均相对误差为1.1%,最大相对误差为3.8%。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在PSS存在的情况下,PSS初始浓度和热力学推动力对Ⅰ型水合物的生成速度、最终转化率(水合物生成结束时的转化率)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SS对Ⅰ型水合物的热力学负面影响很小。PSS使水合物的最终转化率由59.6%±1.9%提升到80%以上,并使水合物的生成速度显著提升。当PSS初始浓度或压力低于特定值时,提高PSS初始浓度或压力可有效提升水合物的生成速度和最终转化率;但PSS初始浓度或压力高于特定值时,提高PSS初始浓度或压力对水合物生成速度和最终转化率的提升效果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73.
以来自自然界储量第二的木质素作为膨胀型阻燃剂的基体,通过接枝氮、磷元素成功合成碳源、酸源、气源三位一体的木质素基膨胀型阻燃剂(Lig-T),实现了良好的阻燃性能。将Lig?T按照不同含量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制备EP/Lig-T复合材料,以锥形量热测试考察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并重点考察复合材料在接近真实火灾事故时的热释放和烟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当Lig-T含量为20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为1 374 kW/m2、热释放总量为41.63 MJ/m2、烟释放总量为1 634 m2/m2,与EP参比试样的数值相比,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燃烧结束的残炭率从4.26 %增至10.01 %。基于气相和凝聚相的协效阻燃机理,木质素作为膨胀型阻燃剂的碳源使得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具备更好的成炭效果,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稳定且致密的炭层结构,在实现高效阻燃的同时减少有毒烟气的释放,降低火灾的危害。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控制烷基磺酸钠型砂的混砂工艺、配制要点及保存使用等控制要点,并就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75.
用低功率、高频率的超声波对水溶液中的聚苯乙烯磺酸钠进行降解,研究溶液浓度、pH值等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用凝胶色谱法测定降解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用红外光谱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了降解过程中的产物结构变化,用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对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进行捕捉,证实降解反应经历了自由基历程。  相似文献   
76.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突出,木质素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纳米木质素的开发可为木质素的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文中综述了沉降法、机械法、自组装和逐步加成聚合方法制备纳米木质素的现状,以及纳米木质素在紫外防护和抗菌、纳米填料和生物质基载体方面的应用特性,以期为林木生物质资源的化学深加工及纳米木质素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7.
田红  姚灿  尹艳山  刘正伟 《材料导报》2016,30(22):152-157, 163
选用5-5′键型连接的木质素二聚体为研究对象,基于B3LYP/6-31g基组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其进行了高温热解微观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设计了5-5′型木质素二聚体高温热解反应的5条初反应路径,并在分析初反应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7条次反应路径,对每条路径的反应物及其产物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了1500K温度下每条反应路径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5-5′型木质素苯环位上的甲氧基具有很强的活性,甲氧基中O-CH3键以及Caromatic-OCH3键较易断裂;通过计算得出初反应的R3、R4反应焓变较小,分别为192.7kJ/mol和270.5kJ/mol,认为该热解反应的主反应路径以R3及R4为主;该热解反应得到的最终产物有3-4,二羟基甲苯、对羟基甲苯、2-乙烯-4-甲基-3,5-二烯环己酮、甲烷、甲醇及甲醛。  相似文献   
78.
通过在聚氨酯泡沫发泡过程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同时利用次磷酸铝(AHP)和膨胀石墨(EG)作为协效阻燃剂,通过“一步法”制备出具有阻燃性能的木质素磺酸钠基聚氨酯泡沫材料(PUF).首先借助极限氧指数(LOI)测定仪对制备出的协效阻燃型PUF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利用热重分析(TGA)、锥形量热测试(CONE)两种仪器对阻燃PUF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燃烧行为进行探究分析。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燃烧后的残炭的微观照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SLS的加入比例为原料总质量的4%(质量分数),AHP与EG的协效比为1∶4,两种协效阻燃剂的共同加入比例为30%(质量分数)时,生物质基阻燃PUF材料的LOI值增加到31.6%,协效阻燃剂的加入改善了PUF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从而使得材料的阻燃性大幅度增强。  相似文献   
79.
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 aAM C14S),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确认了N aAM C14S的化学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定了N aAM C14S在水中的溶解度,用表面张力法(环法)与电导法测定了N aAM C14S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 C)。结果表明,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原料可较顺利地合成N aAM C14S,其K rafft点为22℃,25℃下CM C为9.2×10-4m o l.L-1,且CM C随温度变化很小,25℃的表面张力为48.2mN.m-1,表明N aAM C14S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80.
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琥珀酸单酯磺酸盐泡沫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罗氏法对脂肪醇聚氧乙烯 3 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AESM 3)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定了其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不同硬度水中的泡沫性能,并与两种同类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ESM 3是一种起泡性与稳泡性皆优的高泡性表面活性剂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