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1篇
  免费   1606篇
  国内免费   1565篇
电工技术   60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691篇
化学工业   9546篇
金属工艺   1618篇
机械仪表   1372篇
建筑科学   586篇
矿业工程   644篇
能源动力   268篇
轻工业   2611篇
水利工程   200篇
石油天然气   1197篇
武器工业   111篇
无线电   14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54篇
冶金工业   1239篇
原子能技术   832篇
自动化技术   697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779篇
  2022年   925篇
  2021年   888篇
  2020年   741篇
  2019年   777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612篇
  2016年   687篇
  2015年   837篇
  2014年   1520篇
  2013年   1159篇
  2012年   1362篇
  2011年   1407篇
  2010年   1239篇
  2009年   1310篇
  2008年   1359篇
  2007年   1200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968篇
  2004年   912篇
  2003年   789篇
  2002年   688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571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446篇
  1996年   461篇
  1995年   403篇
  1994年   386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318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333篇
  1989年   305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6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p型碲镉汞液相外延材料Ag掺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SIMS和变温霍尔测量手段对P型Hg0.77Gd0.23Te液相外延材料的Ag掺杂技术、机理及掺杂碲镉汞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gNO3溶液直接浸泡方式对该材料进行掺Ag是成功的,掺杂浓度与被掺杂材料中的汞空位浓度是一致的,掺杂后,P型碲镉汞材料的受主能级比掺杂前有明显的减小,从实验结果可看到掺Ag碲镉汞材料的电学性能在室温下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2.
二次离子质谱(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简称SIMS)是一种对表面灵敏的质谱技术,建立在表面各种类型带正、负电荷原子或分子发射的基础上。用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简称TOF)仪器对这些二次离子进行质量分析,能确保并行质量登录、高质量范围、高流通率下的高分辨和精确质量测定这些优异性能。配合细聚焦扫描一次离子束,可在优于1nm的高深度分辨和优于50nm的横向分辨本领下,实现对表面优于单层ppm(百万分之一)量级的极高检测灵敏度。当今TOF-SIMS已发展为一种成熟且完善的表面分析技术。极高的灵敏度,再加上即使对大分子及不易挥发性分子都独具的敏感性,使它成为很多高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分析手段,这些领域包括微电子学、化学和材料科学以至纳米技术和生命科学等。本文简述了TOF-SIMS的原理、仪器及其多方面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83.
富CO2流体对深部碎屑储层影响机制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流体中富含CO2,进入沉积盆地之后可与碎屑岩储集层相互作用,改变储层物性.利用压实成岩模拟装置,采用粒径为0.3~0.5 mm的长石颗粒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注入CO2的模拟试验,并通过分析流体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监测发生的化学反应.注入CO2后取样表明,Si、Ca、Na的离子浓度在注入CO2后28h轻微下降;但在注入67h后Si和Na离子浓度上升,Ca离子浓度下降;注入150h后的取样表明,Ca离子浓度升高.加入CO2后试验砂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但渗透率降低的速率更快.表明CO2进入沉积盆地的初期,由于形成CaCO3沉淀和钙蒙脱石等新矿物,砂体渗透率降低,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84.
The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NMR), the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SFS) and the ruthenium ions catalyzed oxidation (RICO)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olyaromatic nucleus in Oman residue fractions. The results of 1H-NMR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numbers of aromatic rings in the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units were 3.2, 5.6 and 8.2, respectively. SF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romatic rings in residue fractions, the main distribution range of aromatic rings in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were 3 4 rings, 3--5 rings and more than 5 rings, respectively. The aromatic network in residue fractions was oxidized to produce numerous carboxylic acids. The types and content of benzenepolycarboxylic acids, such as phthalic acid, 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s, 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s, benzenepentacarboxylic acid and benzenehexacarboxylic acid disclosed the condensed types of aromatic nuclei in the core. The biphenyl fraction (BIPH), the cata-condensed fraction (CATA), the peri-condensed fraction (PERI) and the condensed index (BCI)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benzenepolycarboxylic acids formed. 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re was less biphenyl type structures in all residue fractions. The aromatics fraction was almost composed of the cata-condensed type system, and the asphaltenes fraction was wholly composed of the peri-condensed type system, while in the resins fraction co-existed the two types, herein the peri-con- densed type was predominant over the cata-condensed type.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study, the components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 were given the likely structural models.  相似文献   
85.
丁桂蓉 《化学传感器》1991,11(1):19-24,29
本文重点概述离子选择电极和电位溶出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作用。离子选择电极部分主要介绍氟电极、氯电极、硝酸根电极、铅电极、氨电极、糖精电极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电位溶出分析法部分论述八十年代以来几种主要的电位溶出分析技术:常规电位溶出法、微分电位溶出法、流动电位溶出法、计时电位溶出法、流动注射电位溶出法对食品和饮料中有害元素的监测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离子液体用于燃料油深度脱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介绍了加氢催化脱硫和其他脱硫技术的特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离子液体在萃取脱硫、萃取脱硫与氧化脱硫耦合、萃取脱硫与生物脱硫耦合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离子液体萃取脱硫具有操作简便、可循环使用、无需氢气、环境友好、能深度脱硫等特点,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若要实现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还需进一步加强离子液体在合成工艺、脱硫选择性及回收再生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二次盐水及离子膜电解工序的主要设备和流程,对二次盐水及离子膜电解工序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8.
基于Sigmund理论的溅射产额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明  王君  陈长琦  刘珍 《真空》2007,44(2):44-47
溅射产额是表征溅射效应的重要参数。Sigmund的线性级联碰撞理论在溅射产额计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对Sigmund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基于Sigmund理论的各种经验公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条件下的溅射产额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对各种公式的使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9.
测定饲料中微量氟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品灰化后,在弱酸性介质中,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已知量添加法测定饲料中微量氟.该方法标准偏差为7 ×10-5%,变异系数<9%,回收率在95.4%~103.0%.方法简便、数据准确.  相似文献   
90.
利用范氏力将单壁碳纳米管样品组装到钨针尖上 ,用FEM/FIM对同一碳纳米管样品用热处理方法和场脱附方法进行了研究。场离子显微镜是具有原子级分辨能力的尖端表面分析工具 ,由场离子像推测这次组装的样品是由三根单壁碳纳米管突起组成的碳纳米管束。清洁碳纳米管束样品的场发射像和场离子像有极好的对应关系。场脱附后的碳纳米管束的场发射特性较好地符合Fowler Nordheim场发射模型。通过比较碳纳米管束吸附态和热处理后以及场脱附后的Fowler Nordheim曲线的斜率变化 ,得出碳纳米管束样品逸出功的变化 ,再结合场发射像的变化推断出场脱附与热处理结合是一种较理想的获得清洁碳纳米管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