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97篇
  免费   5629篇
  国内免费   4490篇
电工技术   203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083篇
化学工业   22797篇
金属工艺   8768篇
机械仪表   3870篇
建筑科学   4712篇
矿业工程   3674篇
能源动力   1222篇
轻工业   7581篇
水利工程   1110篇
石油天然气   2494篇
武器工业   668篇
无线电   59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732篇
冶金工业   7002篇
原子能技术   631篇
自动化技术   2481篇
  2024年   623篇
  2023年   2456篇
  2022年   2628篇
  2021年   2638篇
  2020年   2301篇
  2019年   2585篇
  2018年   1430篇
  2017年   1904篇
  2016年   2100篇
  2015年   2515篇
  2014年   5239篇
  2013年   4309篇
  2012年   5056篇
  2011年   5386篇
  2010年   5038篇
  2009年   5931篇
  2008年   6658篇
  2007年   5929篇
  2006年   5445篇
  2005年   5375篇
  2004年   4428篇
  2003年   3598篇
  2002年   2497篇
  2001年   2016篇
  2000年   1434篇
  1999年   1052篇
  1998年   1004篇
  1997年   770篇
  1996年   678篇
  1995年   821篇
  1994年   594篇
  1993年   477篇
  1992年   466篇
  1991年   446篇
  1990年   383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上海化工》2003,28(12):36-36
新加坡科研人员最近利用纳米技术,成功研制出一种有助于患者伤口愈合的透明薄膜。  相似文献   
52.
纳米AlN粉末的制备与烧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温燃烧合成前驱物制备出平均粒度为100 nm的AlN陶瓷粉末,比较了该粉末的常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的特性.实验表明:以合成的AlN粉末为原料,添加5%(质量比)Y2O3作为烧结助剂,在常压、流动N2气氛下1600℃保温3 h,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为4~8 μm、密度为3.28 g·cm-3的AlN陶瓷;将同样的粉末不加任何烧结助剂,采用SPS技术在1600℃保温4 min,得到密度为3.26 g·cm-3的AlN陶瓷,晶粒度约为1~2μm.  相似文献   
53.
纳米钛硅分子筛TS-1催化甲乙酮氨氧化合成甲乙酮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纳米钛硅分子筛TS-1为催化剂,采用三口玻璃反应器研究了甲乙酮(MEK)氨氧化的反应性能。采用SEM、TEM和XRD等分析手段表征了TS-1的晶粒尺寸。考察了TS-1的晶粒尺寸、反应物的加料方式、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料配比对甲乙酮氨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乙酮氨氧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75℃,n(NH3):n(H2O2):n(MEK)=4.0:1.5:1.0,TS-1用量21.6g(以1mol MEK计);H2O2和氨水连续进料,最佳溶剂为叔丁醇或叔丁醇和水的混和液。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甲乙酮的转化率和甲乙酮肟的选择性可分别达到99.4%和99.8%。  相似文献   
54.
用于制备膨体颗粒调剖剂的含油污泥除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含油污泥制备膨体颗粒调剖剂用于调剖堵水是一种新的污泥资源化技术,研究了含油污泥的预处理方法,尤其是除油技术。分别使用热水酸洗、热水酸洗/除油剂对污泥进行了除油试验,并以干泥含油率为指标考察了pH值、水与泥质量比、除油剂用量对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与泥质量比为2.0、pH值为6.0、45℃条件下,用矿化水热水酸洗可使干泥含油率从31.5%降至19.4%。同样条件下,除油剂用量为40.0mg/L时,热水酸洗/除油剂处理能使干泥含油率进一步降至11.2%。聚合试验结果表明,经热水酸洗/除油剂处理后的污泥能够聚合得到胶块强度高、膨胀倍数高的膨体颗粒调剖剂。  相似文献   
55.
BaTiO3基Au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成功的将高体积面分比的Au纳米颗粒复合到BaTiO3的非晶薄膜中,并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用XRD、TEM、椭偏仪、吸收光谱、光克尔效应OKE(Optical Kerr Effcet)方法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和测试。从吸收光谱观察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Surface Plasma Resonance)峰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红移的现象。光学非线性测试表明薄膜具有高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和超快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56.
多孔陶瓷载体氧化铝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纳米γ-Al2O3和SB粉制备了多孔陶瓷载体的Al2O3涂层。BET法测定了多孔陶瓷载体Al2O3涂层改性前后比表面积的变化。由SEM照片观察多孔陶瓷载体涂层改性前后表面和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对多孔陶瓷载体涂层改性均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7.
Ni-Al2O3纳米复合电镀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初步研究了复合电镀各工艺条件:电流密度、镀液pH值和温度以及搅拌方式对Al2O3纳米微粒在镍基复合镀层中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流密度增大不利于提高镀层中纳米微粒的含量;pH值增大也明显使复合量降低;镀液温度升高,镀层中微粒的复合量随之略有改变;电镀时,加强搅拌或适当改变搅拌方式,可以使复合镀居中的纳米微粒含量提高。还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对Ni-Al2O3镀层表面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58.
负载型复合载体及其镍基催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ZrO_2/Al_2O_3和ZrO_2/Al_2O_3-SiO_2复合载体,研究了不同复合载体对Ni基催化剂CO_2重整甲烷反应和性能的影响,并用XRD、IR、TPR、TPD和BET等方法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_2负载在基载体后比表面积、碱性、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和Ni与ZrO_2的相互作用增大。NiO在复合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与ZrO_2的负载量有关,ZrO_2的负载量为37.5%时NiO的分散容量达最高值(24.0%)。与Ni/ZrO_2相比,Ni/ZrO_2/Al_2O_3-SiO_2和Ni/ZrO_2/Al_2O_3催化剂对CO_2的吸附能力增大,CO_2吸附量增加,酸强度降低,CO_2重整CH_4反应活性提高,其中以Ni/ZrO_2/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59.
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装有紫外光的光催化反应器中,用锐钛型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进行了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考察了溶液的pH值、纳米TiO2用量、镍(Ni^2+)掺杂量、苯酚的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苯酚水溶液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时,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达95%以上,强酸和强碱条件均不利于苯酚的降解。当TiO2用量为50mg,UV辐照40min时,200mL质量浓度为50mg/L的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为96.3%;当TiO2用量为150mg,UV辐照60min时,200mL质量浓度100mg/L的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为95.8%。镍掺杂增加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用质量分数为10%的二氯化镍水溶液掺杂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比未掺杂时增加13.6%。  相似文献   
60.
通过分析比重计法颗粒分析试验的原理,说明了比重计法读数校正(除弯月面、分散剂校正)的由来,指出了某些土工试验分析软件中存在的重复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