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74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4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和Eu3+/Sm3+共掺杂TiO2复合粉体,采用XRD,DRS和SEM等技术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的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探讨了Eu3+/Sm3+共掺杂对TiO2粉体光催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Eu3+/Sm3+共掺杂可以显著提高TiO2粉体光催化活性,Eu3+/Sm3+共掺杂在TiO2粉体中产生协同作用,可以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使TiO2的粒径减小.Eu3+/Sm3+共掺杂增大了TiO2粉体的晶格畸变,使TiO2粉体吸收带边蓝移.当Eu3+/Sm3+的掺杂量分别为0.05%和0.1%,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光催化降解率达到84.8%.  相似文献   
42.
艾军  蔡祖恢 《动力工程》2003,23(4):2543-2547
综合分析了工业炉燃料能源化学能转换、能量传递及烟气排放过程。提出了新的燃烧方式,研究了其对燃烧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的燃烧方式能使燃料能源在工业炉上得以清洁及有效利用。图10表1参7  相似文献   
43.
1概论风机与水泵是用于输送流体(气体和液体)的机械设备。风机与水泵的作用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它能源的能量传递给流体,以实现流体的输送。即流体获得机械能后,除用于克服输送过程中的通流阻力外,还可以实现从低压区输送到高压区,或从低位区输送到高位区。通常用来输送气体的机械设备称为风机(压缩机),而输送液体的机械设备则称为泵...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三辛基氧化膦 (TOPO)—环己烷体系的主要γ辐解产物氢气、二环己烷和环己烯的产额 ,由此计算了环己烷激发态能量传递的速率常数k约为 1.4× 10 13L·mol·s- 1,证明存在超常的激发态能量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45.
漩流     
这个花园是可持续发展的诗意诠释。受柯尔达①和坦戈利②的“活动雕塑”以及史威特③的抽象简朴主义的启发,设计师对植物装饰进行分解,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花园的组成元素、能量传递和机械运动。花园致力于追求自然和人类的和谐以及能源的充分利用,并向游客展示它的色彩构成和组合元素。  相似文献   
46.
基于钛酸铋晶体的吸收系数依赖于入射光强,考虑吸收栅对它的两波混合能量转移的影响,在某些近似条件下,推导出稳态两波耦合作用的表达式,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测量了纯吸收栅的增益,给出结果。  相似文献   
47.
48.
聚合物薄膜电致 姚器件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文中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聚乙烯咔唑溶液和薄膜中,聚合物分子与染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能量传递,结果表明,染料掺杂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来自染料的发光不一定源于orster共振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49.
冲旋钻井系统能量传递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能量传递效率是冲旋钻技术的一个关键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破岩效率。在现有冲旋钻井系统能量传递效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2种波形作用下的冲击系统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模型,同时开展了实例计算,找到了能量传递效率η与匹配参数β之间的关系,为冲击钻具设计及现场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设计构建了以羧脒盐桥联接的萘和蒽超分子组装体系,NA-(脒基-羧基)-An以及相应的模型体系.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表明,置于羧脒盐桥两端的萘和蒽基团之间发生了从萘到蒽的单重态能量传递,NA-(脒-羧)-An超分子体系中单重态能量传递效率和速率常数分别大于0.99和9.9×109s-1.推测羧脒盐桥介导了体系中的单重态能量传递过程,单重态能量传递‘通过键’以电子交换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