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158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7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6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阐明了同步爆扩成型地下仓及混凝土仓壁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同步爆扩成型地下仓及混凝土仓壁的特性。结果表明,与普遍爆扩方法相比,这一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具有成仓体积及土体压密范围大、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利于仓体稳定以及改善混凝土性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2.
蜂乳的触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坤杰 《食品科学》2001,22(4):28-31
针对蜂乳所表现出的流变性质,用旋转型粘度计,测定蜂乳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蜂乳在触变条件下的流变模型方程,探讨温度和剪切速率对蜂乳触变性的影响以及蜂乳的表观粘度随着剪切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3.
采用PA和DEOA对环氧树脂E51进行改性,通过开环加成反应,在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上引入羟基、叔胺以及酰胺键等极性基团,并具有亲水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体系无需外加触变剂,加水混合后,树脂颗粒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可赋予体系优异的触变性.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原料种类等因素对高触变性无填料水性环氧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得...  相似文献   
94.
本文主要研究乙烯基苯基硅油、含氢苯基硅油、苯T树脂、催化剂、抑制剂等最优化配比,通过添加白炭黑等触变剂,使硅胶达到触变性流体,并对制成的LED灯丝灯硅胶进行触变性测试,当二氧化硅的用量为5%时,硅胶的触变性良好,屈服应力为49.0Pa,结构恢复时间为3.3s,满足灯丝灯的封装要求,为我国照明LED产业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95.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十二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以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ZW-12。用十八烷基二羟乙基甜菜碱作为缔合型交联剂M-1,通过RS6000型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浓度M-1对ZW-12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流体的介观结构。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触变性能与蠕变性能均在M-1含量达到ZW-12质量的0.300%后发生较大变化;触变实验表现为应力过冲现象的产生及触变环面积的大幅增加;蠕变实验采用Burger模型进行拟合后发现M-1含量大于0.300%(以溶液中ZW-12的质量为基准,下同)后,Maxwell弹簧模量G0增大至0.51Pa。SEM图验证了该浓度前后流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推论。通过Cross方程与Jeffery模型对各M-1含量下流体黏切曲线的拟合,确定了M-1对流体黏度与模量的共同影响造成其非牛顿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
张明  陈明清  倪忠斌 《塑料工业》2020,48(1):137-141,156
利用羟基(-OH)和异氰酸酯基(-NCO)的简易反应合成了含4个氨酯键(-NHCOO-),两端基为十六碳烷链(-C16H33)的四氨酯化合物,并用作液体双酚A环氧的流变改性剂。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四氨酯化合物及其环氧复配物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流变仪、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及万能试验机等对环氧复配物的流变性及其固化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氨酯化合物借助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可在液体环氧基体中自组装形成合适及可控的分子聚集体形态,从而实现对液体环氧复配物流变性的有效控制。5%的四氨酯化合物可使环氧复配物拥有与含10%工业用气相二氧化硅(RY200)的环氧复配物一样的触变性。同时,四氨酯化合物的相变特性使其环氧复配物的流变性具有热可逆性。另外,环氧固化性能受四氨酯化合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7.
粉芡的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涂料的静切力、触变性、流淌性以及附着力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涂料的触变性可用泥浆静切力计测得的静切力限变化值As来表征。以涂料在试样上的流淌长度来评定流淌性。并用微机对影响流淌性的各种因素做了回归分析,确定出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涂料静切力、触变性和流淌性等主要性能的最佳值范围。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用于汽车车身工艺孔和较大缝隙的PVC密封胶,讨论了增黏剂、填料、触变性树脂等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这里总结了半固态形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础研究、以及半固态合金的制备工艺等方面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对半固态合金显微组织形态、浆料制备方法以及半固态合金成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