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6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介绍了在电弧熔炼、水冷铜模工艺条件下,几种不同含Cr量Cu-Cr合金的晶体生长特点.分析了其微观组织的形成原因.在较大的富Cr粒子的心部有一暗色的区域,在其周围有一亮色圆环,这是一种罕见的显微组织.随着Cu-Cr合金中含Cr量的增加,合金组织变的越来越差,富Cr相的分布越来越不均匀.该工艺方法可以用于制作Cr含量≤10 %的Cu-Cr合金,但无法保证Cr含量≥15 %的触头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2.
利用旋转铜辊急冷法和铜模铸造法制备非晶合金薄带或圆棒,并采用X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差示热分析仪(DTA)研究了Ta,Nb和Mo对Ti50Ni20Cu25Sn5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GFA)的影响。结果表明,Ta的添加提高了Ti50Ni20Cu25Sn5合金的GFA,Mo的添加降低了该合金的GFA,Nb的添加剂对该合金的GFA没有明显的影响;含Ta合金具有超过60K的宽过冷液态区(△Tx),且其约化玻璃转变温度因子(Tg/Tm)大于含Nb合金和含Mo合金;采用常规铜模铸造法制备出了直径为lmm的(Ti0.5Ni0.2Cu0.25Sn0.05)98Ta2和(Ti0.5Ni0.2Cu0.5Sn0.05)96Ta4块状非晶圆棒;(Ti0.5Ni0.2Cu0.25Sn0.05)98Ta2块状非晶圆棒的Tg,△Tx和Tg/Tm分别为678K,84K和0.60,而(Ti0.5Ni0.2Cu0.25Sn0.05)96Ta4块状非晶圆棒的Tg,△Tx和Tg/Tm分别为680K,70K和0.60。  相似文献   
43.
铜模是铜精炼过程中制作阳极板的重要装置,铜模使用寿命决定停机更换的频率,影响生产效率。对铜模铸件和球化退火组织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铜模制作工艺。结果表明,使用该工艺可以提高铜模使用寿命,并降低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44.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V3TiNi0.56Co0.3钒基贮氢合金,并进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电化学腐蚀性能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的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铜模铸造制备的V3Ti Ni0.56Co0.3钒基贮氢合金为非晶合金,显著改善了合金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与常规铸造相比,铜模铸造使其腐蚀电位正移389 m V、最大放电容量增大19.96%、充放电循环20次后的放电容量下降率从96.93%减小至40.22%。  相似文献   
45.
块体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能与合金元素本身的特性及合金成分密切相关.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Zr_(55)Al_(10)Ni_5Cu_(30)块体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和差热分析法(DTA)考察了合金的非晶特性和热力学属性,通过电化学极化试验和盐雾腐蚀试验测试了合金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制备的Zr_(55)Al_(10)Ni_5Cu_(30)合金为完全的非晶相,且具有较大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腐蚀电流密度仅为12.6 nA/cm~2,经144 h盐雾试验无质量变化,表明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6.
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φ1.0mm和2.0mm的Fe74Al4Sn2P10Si4B4C2块体非晶合金和直径2.0mm的Fe74Al4Sn2P10Si4B4C2块体纳米晶合金圆棒.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差热分析仪(DTA)对Fe74Al4Sn2P10Si4B4C2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测定.该非晶合金的超冷液相区△Tx为16.7K,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g/Tm和Tg/T1分别为0.60和0.57.Fe74Al4Sn2P10Si4B4C2合金接近共晶成分,在10K/min的冷却速率下其过冷度可达86.7K.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制备态的Fe74Al4Sn2P10Si4B4C2纳米晶合金圆棒的结构,为非晶基体上均匀分布的尺寸10~20nm的α-Fe晶粒.Fe74Al4Sn2P10Si4B4C2合金能达到较大的过冷度,具有较高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接近共晶合金成分)和过冷合金熔体的二步相析出有利于块体非晶合金和块体纳米晶合金的形成.铜模吸铸法既可制备块体非晶合金,也可制备块体纳米晶合金,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制备块体非晶合金和块体纳米晶合金的方法,并进一步证实利用快速凝固法可以直接制备块体纳米晶合金.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某企业显像管屏幕铜模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CAD/CAM技术与数控加工仿真,首先利用已生成的TXT格式的数据组,通过MasterCam和UG三维混合建模,在MasterCam中设置加工参数实现自动编程,最后根据已生成的NC程序,展现了VNUC 4.0环境下进行数控加工仿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8.
Fe78-2xCrxMoxSn2P10Si4B4C2(x=2,4)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用铜模上吸铸法制备Fe78-2xCrxMoxSn2P10Si4B4C2(x=2,4,原子百分比)块体非晶合金系列,制备出直径达2.5mm的Fe74Cr2Mo2Sn2P10Si4B4C2非晶合金棒材和直径达2mm的Fe74Cr2Mo2Sn2P10Si4B4C2非晶合金棒材。发现Fe74Cr2Mo2Sn2P10Si4B4C2具有32K的超冷液相区和高达0.61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具有很强的玻璃形成能力。当x=2和x=4时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分别为538K和455K,饱和磁感应强度分别为1.06T和0.71T。  相似文献   
49.
50.
为了探索细晶Mg-Ce中间合金对AZ91D的变质效果,通过铜模喷铸法制备了细晶Mg-Ce中间合金,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对AZ91D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铜模喷铸获得的细晶Mg-Ce中间合金中Mg_(12)Ce相的平均尺寸由50μm下降至10μm,相比于粗晶Mg-Ce中间合金,组织显著细化;细晶Mg-Ce中间合金的变质效果好于粗晶Mg-Ce中间合金,采用细晶MgCe中间合金变质的AZ91D相较于粗晶Mg-Ce中间合金变质的AZ91D,抗拉强度提高了5.23%,延伸率提高了15.14%,维氏硬度提高了6.92%,腐蚀速率降低了44.62%。因此,铜模喷铸是提高Mg-Ce中间合金变质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