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106篇
金属工艺   184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4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38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采用铝酸钠种子分解法制备超细Al(OH)3.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了样品的晶相组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形貌,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样品的粒度分布.研究了NaOH浓度、NaOH/Al(OH)3摩尔比,分解温度,分解时间、晶种率和搅拌速率等因素对Al(OH)3的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浓度越高,分解温度越低,NaOH/Al(OH)3摩尔比越小,得到的Al(OH)3颗粒的粒度越小.试验条件为:NaOH浓度180 g/L,NaOH/Al(OH)3摩尔比1.15,分解温度40℃,分解时间26 h,晶种率8%,搅拌速率200 rpm时,氢氧化铝颗粒的平均粒度为2.89 μm.  相似文献   
12.
BaO净化工业铝酸钠溶液工艺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硫是有害成份。为了探索添加Bao以净化工业铝酸钠溶液(脱硫及脱除CO3^2-、SiO3^2-)的可行性,经分析研究,说明添加Bao净化的实质是溶液的苛化过程;又试验在生产过程不同工艺部位添加Bao的净化效果,结果证明,熟实溶出过程不宜净加Bdisplay status程不宜净加Bao脱硫;烧结法粗液或拜耳法溶出后  相似文献   
13.
配合铝酸钠溶液的光谱研究,作了有关铝酸离子的量子化学计算;采用从头计算法估算若干铝酸离子的总能量和相对稳定性。表明在水溶液中Al(OH)_4~-和[(HO)_3Al-O-Al(OH)_3]~(2-)较 AlO_2~-、[(HO)_3Al(?)Al(OH)_3]~(2-)稳定。采用 DVXα法计算各铝酸离子的 HOMO 和 LUMO 过渡态,以解释铝酸钠溶液的紫外光谱、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和铝酸钠溶液光谱研究结果是一致或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Inthealuminaindustry,precipitationofaluminahydrateintheBayerprocessisaveryimportantopera tion .Innumerousinstanceswh  相似文献   
15.
用相同频率和输入功率的超声波对不同Na2Ok浓度和ακ的铝酸钠溶液进行处理,通过对恒温种分过程中相同反应时间的分解率和粒度分布特点的比较,发现在超声波作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超声波对铝酸钠溶液的强化作用随着铝酸钠溶液苛性碱浓度的降低而加强,且超声波对ακ为1.55时的铝酸钠溶液的强化作用较其他ακ的强.通过对不同Na2Ok浓度和ακ条件下铝酸钠溶液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及超声波声致荧光影像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溶液物理性质对超声强化作用和超声空化作用的影响及超声波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前言在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铝土矿与一定量的纯碱、石灰(或石灰石)配成炉料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氧化硅与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原硅酸钙(2CaO·SiO2),氧化铁与纯碱化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四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晶种氢氧化铝界面上的吸附行为,探讨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添加剂的复配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平衡时间及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在氢氧化铝界面的吸附规律.结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随碳链的增长,其临界胶束浓度值相应地减少;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后,吸附等温线为线性;温度升高会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增大.结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硬脂酸钠、聚乙二醇和Span80 6种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添加量(CMC)分别为8.62×10-7mol/g、8.66×10-7mol/g、5.38×10-7mol/g、5.54×10-7mol/g、2.17×10-7mol/g和1.82×10-7mol/g,对工业生产中如何配制添加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铝酸钠溶液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实施铝酸钠溶液在线自动检测系统的目的和必要性,描述了该系统的测定原理、总体结构及试运行情况,程序运算得到的溶液浓度值与化验室分析值的误差一般不超过±2 5%,精度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间歇式反应器,研究了52 5℃,COH-=5 16mol/L,αk分别为1 45、1 55、1 65的纯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种分过程的晶体粒度分布(PSD)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分解条件下,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中晶体的粒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有一定差异。铝酸钠溶液PSD曲线的主粒度峰的位置总在铝酸钾溶液的上方;最显著的差异是在分解16h后,铝酸钾溶液的PSD曲线在10~44 774μm处有一个显著的突起峰,而铝酸钠溶液则没有。不同αk的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这种粒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差异相似。  相似文献   
20.
水合碳铝酸钙的合成及高浓度铝酸钠溶液二段脱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浓度氧化铝溶液二段脱硅中,使用HCAC(水合碳铝酸钙)作为晶种,研究反应时间、HCAC用量、氧化钙烧制温度、碳酸钠用量对脱硅效果的影响.高浓度铝硅酸钠溶液脱硅时,HCAC的最佳合成条件:用600℃烧制的1.5gCaO与2.5g碳酸钠反应制备HCAC;最佳脱硅条件:在200mL含硅铝钠溶液中HCAC加入量为7.0g,脱硅时间为2h,脱硅效果较好,硅量指数可达1000以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氧化铝生产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