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2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79篇
电工技术   1062篇
综合类   240篇
化学工业   841篇
金属工艺   359篇
机械仪表   107篇
建筑科学   54篇
矿业工程   153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69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85篇
武器工业   31篇
无线电   7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6篇
冶金工业   312篇
原子能技术   161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71.
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显示和军事伪装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为了改善NiO薄膜在碱性电解液中变色响应时间长,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锶离子掺杂纳米片状NiO电致变色薄膜,离子掺杂引起的晶格畸变与微纳结构的协同作用,使NiO薄膜展现出了优异的电致变色性能。锶离子掺杂一方面改善了NiO薄膜的电化学特性,从而缩短了电致变色响应时间(着色时间约为4.5 s,褪色时间约为2.7 s),提高了着色效率(CE, 85.2 cm2C-1)。另一方面为NiO晶体结构提供了支撑,增强了电致变色过程中晶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显著提升了薄膜的循环稳定性(循环次数超过了10000次)。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促进电致变色材料的工程化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2.
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硝酸钙、氯化锶、磷酸氢二氨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通过元素含量分析、TEM、XRD、FT-I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锶的掺入对羟基磷灰石(HAP)的结构、晶形及结晶度的影响;研究了HAP掺入锶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CO2干燥法,可制备结晶性较好的纳米HAP和Sr/[Sr Ca]原子比为0.5的纳米SrHAP;在给定的条件下,锶可以按化学计量比掺入到HAP的结构中;HAP掺入锶后,其主要官能团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振动频率降低,晶形从HAP的短棒状改变为SrHAP的针状,结晶度降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的抗菌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973.
共沉淀-焙烧法制备球形铝酸锶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氢铵、硫酸铝铵和硝酸锶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化学组成为SrCO3•2Al(OH)3•7H2O的前体,此前体在较低温度下可合成SrAl2O4粉体。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能量散射分光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SC)表征了前体及其热处理产物的特征。结果表明,锶铝物质的量比和pH值对粉体成分和颗粒形貌有显著影响,n(Sr)∶n(Al)=1∶1.6、pH=7.6条件下制备了球形前体,此前体在1 100 ℃于空气气氛中焙烧2 h获得了单分散、球形SrAl2O4粉体,合成温度较传统高温固相法低约400 ℃。  相似文献   
974.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粒径在100 nm以下的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吸附目标,研究了纳米SrHAP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在偏酸性条件下,纳米SrHAP比纳米HAP对BSA的吸附量大,表明掺锶后吸附性能提高;但在碱性条件下,纳米SrHAP对BSA的吸附量减小.纳米SrHAP对BSA的吸附是个快速吸附过程,增加Sr/[Ca Sr]原子比XSr和BSA的起始浓度有利于吸附,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975.
硫酸烧渣制备永磁锶铁氧体预烧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湘 《湖南有色金属》2006,22(1):10-12,62
文章介绍了硫酸烧渣提纯的技术和工艺,探讨了提纯后的原料做锶铁氧体预烧料的主要影响因素,使预烧料生产的锶永磁铁氧体磁性能稳定达到Br:400mT,Hcb:270kA/m,Hcj:280kA/m,(BH)m:32kJ/m^3以上。  相似文献   
976.
977.
建立了用稀王水消解铝锶中间合金样品,直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中杂质元素的含量。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0%~10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66%~11.55%之间。样品测定与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能够满足快速准确测定铝锶中间合金中杂质元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978.
刘诗蕾  李鑫  马俊平  唐显 《同位素》2019,32(5):322-326
为降低锶-90放射源产生的韧致辐射,利用MCNP程序,对锶-90同位素放射源的韧致辐射强度进行计算,得出放射源表面韧致辐射的剂量当量率。依据韧致辐射相关性质,即β粒子在与物质发生作用产生韧致辐射时,其韧致辐射产生的强度与物质的原子序数呈正相关,设计在放射源中加入低原子序数值的物质石墨,以降低放射源所产生的韧致辐射,并利用MCNP进行计算,得出掺入石墨后放射源表面的剂量当量率。MCNP计算结果表明,在锶-90放射源中掺入石墨后,放射源的韧致辐射剂量当量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研究结果将对锶-90同位素放射源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9.
《无线电工程》2019,(8):703-708
针对常规旋转关节输电存在磨损、线缆缠绕折断等问题,引入电磁感应无线输能技术,设计了应用于旋转关节的电能传输系统。分析了影响传输效率的主要因素,利用Maxwell重点讨论了系统参数的设计依据,并对铁氧体耦合线圈进行了仿真。通过实际搭建无线输能测试平台,将仿真与实测的品质因数和耦合系数进行对比,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旋转关节的传输距离,得到了系统传输效率、输出功率及输出电流与传输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旋转关节无线输能系统在传输距离30 mm时,传输效率为30.59%,输出功率为40 W,可实现旋转供电。  相似文献   
980.
目前,生产碳酸锶等锶盐的工厂产生的废渣中锶质量分数高达10%,且未被利用,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以这些含锶废渣为原料,开发经济价值较高的氯化锶产品。通过实验确定了工艺路线,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浸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80 ℃。进行了氯化锶溶液中脱除杂质的方法研究,解决了从较高浓度锶离子中分离镁、钙这一问题。最终实验样品经分析测试达到了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