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9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433篇
电工技术   60篇
综合类   342篇
化学工业   58篇
金属工艺   2379篇
机械仪表   649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77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78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武器工业   61篇
无线电   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7篇
冶金工业   1721篇
原子能技术   60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徐佐仁 《上海金属》1992,14(4):28-32
本文主要评述国外依托冶炼技术进步来进一步提高轴承零件的接触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2.
23.
24.
20Cr11MoVNbNB钢持久性能与寿命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长璞 《钢铁》1994,29(10):34-38
研究了1130℃淬火710℃回火的20Cr11MNbNB马氏体耐钢在550,600和650℃的持久性能,断口形貌及组织变化。550-650℃持久强度和持久塑性均随持久时间延长或温度升高而下降。随L-M参数P=T(20+1gt)增大,持久强度(σ)沿着以P≈20.30×10^3为转折点的两段不同斜率的直线下降,因此,两段直线方向程外推长限能或预测持久寿命更符合实际。在本试验条件下,蠕变断口基本上均为  相似文献   
25.
钢中回火马氏体碳化物析出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喜燕  武小雷 《钢铁》1994,29(12):52-54,51
使用透射电镜系统地研究了低,中,高碳合金钢中马氏体回火时碳化物的析出形态。结果表明,低,中碳回火马氏体中碳化物主要以交叉(多重变态),分布为主,但也有单一排列的碳化物,高碳回火马氏体中既可看到交叉碳化物分布组态,也可看到单一方向分布组态。大部分单一排列组态的碳化物与马氏体孪晶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静态应变时效对20MnB钢不同回火状态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延性断裂韧度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应变时效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水平,而使塑性、韧性有不同程度下降;对延性断裂韧度J_i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裂纹稳态扩展阻力dJ/da有明显的影响。应变时效引起的性能变化,取决于应变时效参量和应变前的预回火制度。合理选择预回火制度和预应变量可获得优良的应变时效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27.
鄄原始组织正常的热轧GCr15钢经球化退火后的组织特征及评级问题。以便较正确地评定GCr15钢的球化退火级别。  相似文献   
28.
29.
吴玮 《上海钢研》2006,(3):49-53,63
回顾了良好成型性的高强度微合金钢的成分设计和形变热处理。通过添加Ti或Ti+B复合添加使奥氏体晶粒优化,加之在轧材输出及卷取过程中进行恰当控轧和控冷可以获得拉伸强度超过1200MPa的马氏体钢。业已发现添加Si会降低材料对卷取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从而也减少了力学性能值的离散。研究还发现,由于这些钢的强度较高。因此可以以较薄和较轻的型材用于汽车的安全关键部件,由于无需附加的热处理工序,因此马氏体钢种可降低生产成本。还对微合金化元素Nb及Ti对双相钢和TRIP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
明理 《钢铁》2007,42(8):51-51
日本的不锈钢生产厂研究在钢中加入某种抗菌金属,经适当的热处理,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抗菌性能的不锈钢。1998年日新钢铁公司研制成功铁素体系抗菌不锈钢NSSAMI、马氏体系抗菌不锈钢NSSAM2和奥氏体系抗菌不锈钢NSSAM3,形成了含铜抗菌不锈钢系列。同年,川崎钢铁公司研制成功含银抗菌不锈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