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44篇
  免费   2680篇
  国内免费   3860篇
电工技术   1503篇
综合类   2315篇
化学工业   3972篇
金属工艺   24467篇
机械仪表   2821篇
建筑科学   355篇
矿业工程   1124篇
能源动力   356篇
轻工业   400篇
水利工程   68篇
石油天然气   417篇
武器工业   779篇
无线电   13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413篇
冶金工业   8944篇
原子能技术   712篇
自动化技术   259篇
  2024年   420篇
  2023年   1531篇
  2022年   1220篇
  2021年   1411篇
  2020年   1177篇
  2019年   1229篇
  2018年   718篇
  2017年   990篇
  2016年   1033篇
  2015年   1231篇
  2014年   2683篇
  2013年   1862篇
  2012年   2445篇
  2011年   2577篇
  2010年   2350篇
  2009年   2627篇
  2008年   3021篇
  2007年   2809篇
  2006年   2473篇
  2005年   2405篇
  2004年   2269篇
  2003年   1998篇
  2002年   1746篇
  2001年   1499篇
  2000年   1326篇
  1999年   1373篇
  1998年   1268篇
  1997年   1186篇
  1996年   1262篇
  1995年   1277篇
  1994年   1109篇
  1993年   892篇
  1992年   937篇
  1991年   921篇
  1990年   845篇
  1989年   857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8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Cu—Zn—Al系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热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热处理工艺及添加第四组元研究了Cu-Zn-Al系记忆合金的相变热滞。结果表明,淬火冷却速度影响合金的相变热滞大小,随着母相时效时间的延长,马氏体相变热滞变大.Mn元素的加入可以减小CU-Zn-Al合金相变热滞.  相似文献   
112.
核物理性能是核电站反就堆芯部结构材料的首要技术条件。本文概述合金材料核物理的有关问题,以及核截面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3.
回复应变退火对铁锰硅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孙广平  李建忱 《功能材料》1997,28(4):372-375
结果表明,预应变后的合金经回复应变退火后,组织转变分为三个阶段,形状记忆效应主要产生于475℃以前第一阶段的应力诱发ε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475℃以后的各阶段组织转变对形状记忆的效应不产生贡献。适宜的回复应变退火温度为500℃。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通过调整渣系的碱度,降低焊缝金属的含氢量及改善显微组织等途径。  相似文献   
115.
116.
彩电显像管的荫罩板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7.
晶界结构对Al-Mg-Li-Cu系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合金晶界结构对8090和1430铝理合金的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量稀土元素Ce的加入,8090和1430合金晶界析出相(T_2相) ̄[1]均有不同程度的长大,且间距拉长。8090合金晶内还析出大量S′相 ̄[1],小角晶界也大量增多。由于粗大的晶界析出相减缓了阳极溶解过程,从而提高了合金的抗应力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18.
对采用粉末冶金与化学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制的电触头材料进行了理化性能、显微组织和抗氧化性能试验,探讨其机理及对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所研制的触头的理化性能基本达到了国标规定的相近触头的指标,其显微组织和抗氧比性能则优于国标规定。A_(c4)加速模拟电寿命试验的结果证实该种触头材料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9.
王富 《铁合金》1994,(4):21-24,46
介绍了硅铬合金生产中造成炉底上涨的原因。通过生产实践,对用石灰和铬矿洗炉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洗炉后转炼硅铬合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0.
H原子对固态合金化颗粒表面成份分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山  吕曼祺 《功能材料》1998,29(2):171-174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TiH2对Fe+Ti机械合金化非晶储氢合金的表面成份偏聚和性能的影响。应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俄歇电子谱(AES)对样品表面由表及里逐层测量成份分布。同时应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样品氧化性能和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H原子不仅能使FeTi非晶化,同时促使表面产生明显的Fe原子偏聚。表面Fe/Ti原子比接近7。非晶FeTi(H)相的氧化分两个阶段进行,Ti原子首先氧化(833K),随后Fe原子氧化(890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