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1篇
  免费   1617篇
  国内免费   760篇
电工技术   617篇
综合类   1371篇
化学工业   757篇
金属工艺   1647篇
机械仪表   1211篇
建筑科学   3385篇
矿业工程   344篇
能源动力   204篇
轻工业   115篇
水利工程   703篇
石油天然气   545篇
武器工业   127篇
无线电   9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0篇
冶金工业   276篇
原子能技术   35篇
自动化技术   107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790篇
  2013年   802篇
  2012年   930篇
  2011年   992篇
  2010年   700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636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645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实时精准的在线监测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磁耦合共振无线供电为解决在线监测设备供电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但传统磁耦合共振系统耦合程度弱,传输效率对传输距离变化敏感,总体性能欠佳。基于电路模型分析了耦合线圈互感对传输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线圈与磁芯耦合影响关系的联合优化方案从而提升传输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在同轴间距、水平和角度偏移变化时的系统效率提升。为提升磁耦合系统传输效率和距离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92.
综合能源系统(IES)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低碳设备可有效降低碳排放,促进碳中和.提出了一种计及IES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和碳交易机制的电转气(P2G)设备和光伏(PV)容量联合配置方法.对基于某分布式能源站的IES进行设备建模,构建了IES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模型,给出了P2G设备和PV的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基于阶梯罚金机制的碳交易成本、含用水成本和考虑分时电价的购能成本以及设备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P2G设备和PV的联合优化配置模型.基于某分布式能源站的实际参数进行算例分析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探讨了碳交易机制对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不锈钢圆网的结构及TIG焊端接接头焊接工艺 ,解决了间距 6根 /cm的 45°不锈钢丝 (0 .4mm)斜纹网布螺旋状焊缝的焊接问题 ,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94.
3DEC modeling on effect of joints and interlayer on wave propag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 Natural rock mass is not homogeneous, and it is full of various weak plan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different geological mechanisms, such as fractures, joints, and cracks. These structural weak planes seriously hinder and affect the …  相似文献   
95.
针对石油钻井关键产品高强度钻杆接头的使用要求,在保证强度指标要求非常高的前提下,研究摸索增加高温正火后再调质的工艺方法,以改善接头材料原始微观带状组织和纤维结构,细化晶粒,提高钻杆接头的冲击功,使该产品力学性能达到API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机床圆柱结合部的动态特性解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床图纸设计阶段,预测机床整机的动态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机床整机动态特性预测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结合部的刚度和阻尼参数,本文以机床结构中应用较普遍的圆柱结合部为例,研究了基于结合面基础特性参数的圆柱结合部动态特性解析方法,并编制相应解析软件,给出应用实例,证明本文的方法及软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7.
针对厚壁管角接接头多次出现裂缝,解剖后又没有发现足以引起裂缝的除未焊透外的其它焊接缺陷的情况,认为除应力集中外,角接接头本身的强度也是决定是否会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同时结合实例证明.按目前大多数人认可的角接接头焊脚的定义,根据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去控制焊接尺寸,会出现焊缝有效厚度不足的问题.从而根据角接接头有效厚度不应小于最小壁厚的观点,提出对此类角接接头焊缝外观质量控制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8.
钛及钛合金电弧钎焊及接头强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Ti—Cu—Ni,Ti-Cr-Zr钎料在TIG电弧加热条件对TA2和Ti—6Al—4V钛合金进行钎焊。结果表明:用Ti—Cu—Ni钎料钎焊TA2和Ti—6Al—4V钛合金的搭接接头强度分别是418.3MPa和439.6MPa;用Ti—Cr—Zr钎料钎焊TA2和Ti—6Al—4V钛合金的搭接接头强度分别是575.2MPa和656.1MPa。对Ti-Cu-Ni钎料/母材界面分析认为固液异分化合物η相((Cu,Ni)Ti2)生成时呈笋状生长,嵌入钎缝对钎缝的强度提高有利。对Ti-Cr-Zr钎料/母材界面分析,认为主要是固溶体β-Ti(Cr)存在提高了钎缝强度。  相似文献   
99.
预应变下焊接接头冲击韧度及韧-脆转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常用建筑结构钢(16Mn和Q235B)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夏比冲击试验研究预应变对其母材和焊缝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在预应变下无论是母材还是焊缝夏比冲击韧度均有所降低,韧一脆转变温度有所提高。5%预应变后的16Mn母材和焊缝其韧一脆转变温度均低于室温(20℃),因此仍可在室温下安全使用;Q235B钢室温下冲击韧度较16Mn钢低,且预应变对母材影响更大,和未经预应变冲击值相比,降低了三倍有余。可以看出,Q235B钢的抗震性能较16Mn差。研究发现:为建立客观的材料韧度指标和进行更有效的安全分析时,预应变也应该作为一个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00.
Photoelasticity is a method which yields information on the principal stress difference and orientation in a composite structure. Various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is technique, especially those concerning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inge order and the stress, have yet to be investigated. A few studies of this relationship in a universal stress state have been presented,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rubber-to-metal and rubber-to-fabric composites, but no evaluations have so far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rubber-to-rubber joints. Applying the photoelastic method, we report our observations on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n a natural rubber to natural rubber joint subjected to uniaxial tens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photoelastic stud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puter modelling has been illustrated. The theoretical displacement pattern of the angular joints of bi-rubber part has also been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