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45篇
电工技术   89篇
综合类   129篇
化学工业   323篇
金属工艺   261篇
机械仪表   176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48篇
轻工业   65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62篇
武器工业   30篇
无线电   4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2篇
冶金工业   50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2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片式多层电容电阻复合元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将电容、电阻元件集成在多层陶瓷基板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片式多层复合元件,并研究了其制造工艺性能和频率特性。结果表明,片式多层电容电阻复合元件制造工艺适合批量化生产,并为片式多层LC滤波器、LTCC基板及器件的研发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MCM用氮化铝共烧多层陶瓷基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验优化AlN(氮化铝)瓷料配方及排胶工艺,对共烧W(钨)导体浆料性能及AlN多层基板的高温共烧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AlN多层基板的界面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采用AlN流延生瓷片与W高温共烧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了高热导率的AlN多层陶瓷基板,其热导率为190 W/(m·K),线膨胀系数为4.6106℃1(RT~400℃),布线层数9层,W导体方阻为9.8 m,翘曲度为0.01 mm/50 mm,完全满足高功率MCM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有机电沉积涂料的新动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阴极电沉积涂料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涂装方法 ,具有挥发性有机物 (VOCs)和有害空气污染物(HAPs)含量低、防蚀能力强、漆膜质量好、涂料利用率高、适合涂装结构复杂的构件和设备等特点。介绍了近年来阴极电沉积涂料研发的新动向。它们主要集中在有机双层电涂和高分子 聚电解质 /低聚物电解质复合物多层电涂体系 ,这些新的电涂体系在涂料的稳定性以及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用AutoLisp程序模拟塑料熔体在2层复合膜机头内的流动情况,并介绍了复合膜机头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增韧改性聚丙烯的研究动向 ,介绍了近年来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和有机/无机纳米粒子增韧聚丙烯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工作温度约1 173 K的C/C复合材料抗氧化复合涂层,它由磷酸盐过渡层和陶瓷相阻挡层构成,通过与单一陶瓷相涂层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它的抗氧化机理。涂覆有该复合涂层的C/C复合材料试样,在空气中1 173 K时氧化10 h的失重率为11.25%,氧化失重率为9.84×10~(-5)g/(cm~2·min),而且其氧化失重率随氧化时间延长而降低;4 h内经过30次从1 173 K至室温急冷急热循环后,失重率为6.38%,涂层基本完好,说明涂层在温度不超过1 173 K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热震性。该种涂层适合于中温下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保护。  相似文献   
17.
Explored is the filtration combustion in Ti-(Ti + 0.5C) layered powder systems in a coflow of nitrogen gas. The presence/absence of nitrogen coflow through the layered system was found to drastically affect the character of wave propagation and structure/properties of product. The obtained data can be regarded as a basis for fabrication of new layered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in the mode of dynamic filtration combustion.   相似文献   
18.
A series of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composed of Nd2Fe14B and α-Fe, has been prepared by DC-magnetron sputtering combined ion beam sputtering onto Si (100) substrates. The effects of post annea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dFeB/α-Fe/NdFeB]-type thin fil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study showed that annealing of the films for 30min at temperatures 550,600,650,700℃ resulted in the appearance of diffraction peaks, characteristic for Nd2Fe14B tetragonal structure, α-Fe and Nd2O3 phases. The investigation using the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VSM) with a maximum applied field of 2 T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ultilayer films were improved and reached peak value at 650℃ (Hci=41.72kA·m-1, Mr/Ms=0.4, (BH)max=30.35kJ·m-3), after which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decreased greatly.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α-Fe layer from Tα-Fe16nm, the coercivity Hci,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Ms, and remanence ratio Mr/Ms all declined. As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indicated, after being annealed at 650℃ for 30min, the sample was showed fine surface morphology with grain size 60nm≤dα-Fe≤80nm and 100nm≤dNdFeB≤150nm.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SnO3/ZnO及ZnO/SnO3多层结构的气敏薄膜,用能谱结合氩离子刻蚀的方法及X射线衍射法,对薄膜的表面吸附。膜间的相互与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膜表面存在少量的吸附多层膜中锌的扩散远比锡一个模型,对吸附现象作了初步的解释,讨论了造成锌锡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洪水预报智能模型在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区的应用效果,选用决策树、多层感知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4种模型在陕西省3个典型流域进行逐时洪水预报;选择相关系数、纳什效率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等评价指标,比较不同预见期下4种模型在半干旱半湿润典型流域洪水预报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短预见期预报中,4种模型在半湿润区典型流域均可获得较高的预报结果,在半干旱典型流域模拟精度相对偏低,仅支持向量机模型满足预报要求;随着预见期延长,不同模型性能变化差异大,支持向量机模型整体稳定,在小流域实时洪水预报中具有明显优势;随机森林模型与决策树模型精度随预见期延长而缓慢下降,前者适应性更好;多层感知器模型精度随预见期延长而骤减,模型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