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4篇
  免费   169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457篇
化学工业   1044篇
金属工艺   461篇
机械仪表   152篇
建筑科学   519篇
矿业工程   1085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378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3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78篇
冶金工业   3764篇
原子能技术   45篇
自动化技术   12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卡林型金矿主要产区之一,已有几十年的开采历史,随着金矿的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尾矿资源。为了解黔西南金矿尾矿(渣)资源现状,运用地质块段法、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贞丰—晴隆—安龙地区5个典型金矿尾矿(渣)中金含量、赋存状态及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卡林型尾矿(渣)中金以包裹金状态赋存在黄铁矿中,红土型尾矿中金以游离态赋存在铁钛氧化物中。水银洞和烂泥沟金矿尾矿中的金品位超过工业品位,具有二次提金的潜力。同时,对紫马和老万场2个尾矿库周边的土壤、植物和水质进行采样测试,发现样品中的Cd、Hg和As严重超标,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对于未达到工业品位且对环境有影响的黄金尾矿,建议进行复垦种植、采矿充填或加工成建材,这样不仅实现了尾矿(渣)的减量化处理,而且减少了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72.
基岩地球化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地质找矿与生产实践,是开展深部找矿预测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玲珑金矿田井下含矿断裂和招平断裂的基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认识:玲珑金矿田原生晕最佳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Bi、As和Co,且Au-Ag、Au-Bi、Au-As及Au-Co元素之间呈较好的幂指数正相关。根据玲珑金矿田已探明矿脉最佳指示元素组合的统计结果,结合招平断裂基岩剖面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发现招平断裂在地表有2处金矿化异常,推测其为矿致异常,反映出该地段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特别是前花园村东1021剖面中异常找矿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73.
采用富氧底吹"三连炉"造锍捕金工艺处理高砷锑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实现多金属高效回收。针对复杂金精矿火法处理工艺中金属收得率和工艺调控需求,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多种杂质元素分配行为与规律,优化了配矿中不同杂质元素含量,并对不同复杂金精矿在熔炼过程中的铜锍品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即高砷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65%,高铅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72%。可实现复杂难处理金精矿三连炉熔炼中铅、锌、砷、锑、铋、镍整体脱除率达98%以上,为黄金行业绿色冶炼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重金属强化含金矿石的氰化浸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铊、铋、汞和铅等重金属强化金氰化溶解的电化学原理,对含金氧化物矿石和难浸硫化物金精矿进行了重金属强化浸金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对金氰化溶解的阳极过程有显著的强化作用,但在常规供氧条件下,金的溶解速率并未显著提高;只有同时采用阴极强化措施,才能使重金属起到显著提高金溶解速率的作用;对于含金氧化物矿石,单独采用重金属强化即可明显提高浸金速率,如果在过氧化氢助浸的基础上添加重金属,金的浸出速率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对硫化物金精矿而言,单独采用重金属无明显强化效果,只有在添加过氧化氢作为辅助氧化剂的基础上,重金属对金的浸出才能起到强化的作用,该体系中过氧化氢起到了强化阴极过程和氧化硫化物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5.
饰品金合金微量添加元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雄志  白晓军  黄应钦  李梦奇 《铸造》2006,55(7):668-672
从提高强度、防止氧化、提高铸造性能以及细化晶粒几个方面综述了饰品金合金中微量添加元素的一些研究现状。对不同微量添加元素对饰品金合金性能的影响、相应的副作用,作用机理以及加入量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饰品金合金微量添加元素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金品纯度的测定方法,推导出了比较实用的纯度计算、杂质估算和温度影响等几个表达式。  相似文献   
77.
巯基活性炭分离富集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金、铂、钯和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巯基活性炭在盐酸介质中对金、铂、钯和铊的吸附能力。该法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在一定条件下,普通金属不被吸附的特点,可用于分离富集各类矿物中微量贵金属。吸附后巯基活性炭低温灰化,与缓冲剂混合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金、铂、钯和铊,选择锆作内标线,直接压样于杯形的石墨电极中,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对测定条件、干扰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测定金、铂、钯和铊的新方法。金、铂、钯和铊的分析线分别为312.3nm,306.5nm,311.4nm和313.1nm,内标线选择为310.7nm的锆,金、铂、钯和铊的线性范围(原子百分数)分别为0~0.20%,0~0.40%,0~0.20%和0~0.40%。金、铂、钯和铊的检测限分别0.01%,0.003%,0.003%和0.001%。用于样品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8.
采用液相反应法研制了釉上金红颜料,给出了颜料和熔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9.
Th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to benzaldehyde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absence of solvent using zeolite-supported Au and Au–Pd catalysts. Three zeolites were investigated, ZSM-5, zeolite β and zeolite Y, and these were contrasted with the titanoslicalite TS-1 and TiO2 as supports. For the Au catalysts the best results are obtained with zeolite β as the support and the conversions were comparable or better than those observed with TiO2 in terms of turn over frequencies. However, the selectivities observed with the acidic zeolites were lower than the non-acidic TS-1 and TiO2. This is due to the subsequent reaction of benzaldehyde via acid catalysed reactions to give benzyl benzoate and its dibenzyl acetal, and, in some cases dibenzylether. Initial catalysts were evaluated with a gold loading of 2 wt% and increasing this to 4 wt% showed the expected increase in activity,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scop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catalysts. The most activ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and catalysts prepared by deposition precipitation were considerably less active. Introduction of Pd into the catalyst improved the activity without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he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80.
Using a Debye function analysis, the presence of icosahedral and face centered cuboctahedral gold in a 1 1 ratio has been found in freshly prepared Au/Mg(OH)2 catalyst. The results support earlier studies which suggest the icosahedral form to be more stable at small nanometer sizes.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gold and the Mg(OH)2 support appear to be weak, with the gold rapidly coagulating over a period of three months. Re-analysis of the aged sample shows the gold to be mainly in the form of truncated decahed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