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50篇
  免费   6851篇
  国内免费   4233篇
电工技术   6338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5794篇
化学工业   6168篇
金属工艺   4771篇
机械仪表   4493篇
建筑科学   12253篇
矿业工程   2482篇
能源动力   2037篇
轻工业   3103篇
水利工程   3323篇
石油天然气   4035篇
武器工业   1379篇
无线电   48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98篇
冶金工业   2364篇
原子能技术   689篇
自动化技术   6293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937篇
  2022年   1665篇
  2021年   2095篇
  2020年   2426篇
  2019年   1920篇
  2018年   1779篇
  2017年   2394篇
  2016年   2585篇
  2015年   2753篇
  2014年   4208篇
  2013年   3917篇
  2012年   5139篇
  2011年   5314篇
  2010年   3971篇
  2009年   4001篇
  2008年   3542篇
  2007年   4301篇
  2006年   3931篇
  2005年   3391篇
  2004年   2838篇
  2003年   2332篇
  2002年   1979篇
  2001年   1698篇
  2000年   1365篇
  1999年   1108篇
  1998年   914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672篇
  1995年   553篇
  1994年   411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6篇
  1980年   66篇
  1979年   47篇
  1965年   26篇
  1964年   34篇
  1960年   23篇
  1959年   33篇
  1956年   29篇
  1955年   32篇
  1954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The World Robot Summit is a robot Olympics and aims to be held in a different country every four years from 2020. The concept of the Plant Disaster Prevention challenge is daily inspections, check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in industrial plants, and in this competition, robots must carry out these types of missions in a mock-up plant. The concept of the Tunnel Disaster Response and Recovery challenge is emergency response to tunnel disasters, and is a simulation competition whereby teams compete to show their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asters, by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nd removing debris. The Standard Disaster Robotics challenge assesses, in the form of a contest, the standard performance levels of a robot that are necessary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response. The World Robot Summit Preliminary Competition was held at Tokyo Big Sight in October 2018, and 36 teams participated in the Disaster Robotics Category. UGVs and UAVs contended the merits of new technology for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using core technologies such as mobility, sensing, recognition, performing operations, human interface, autonomous intelligence etc., as well as system integ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es for completing missions, gaining high-level results.  相似文献   
42.
1958年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创建,与建国初期的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求紧密相关。1956年陈家镛受到世界著名冶金学家叶渚沛的邀请,到正在筹建中的化工冶金研究所工作。作为国内该领域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陈家镛院士的学术经历是本文主线。以他带领同事们开展湿法冶金研究为案例,分析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研究之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了他在冶金、化工、材料等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学术贡献,以及将代表性科研成果经过中间试验应用于实际生产、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的情况。藉此反映了以过程工程研究所为代表的国立科研机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技攻坚的历程与成果。  相似文献   
43.
心理测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测试过程中,产生某些特定行为,即个体对测试题目的反应,并根据这些行为反应来推论其相应的心理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并从中得到帮助。因此,本文对基于学生群体心理测试系统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4.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and power plants,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and cable trays represent a main fuel load and a potential initial fire source due to possible short circuits or comparable malfunction. Furthermore, a fire can spread from one tray to additional trays mounted above and/or horizontally on one tray. Because of the high significance of cable fires, several research projec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vestigating the fire behaviour of cables from small‐scale tests, eg, the cone calorimeter, up to large‐scale tests, analysing complete cable tray constructions. The goal of 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like the packing density and tray distance on the burning behaviour and fire spread of cable tray installations. The results are considered, together with test results from the literature, to quantify the main physical parameters describing the burning behaviour. In a next step, the general applicability of these parameters as input data for the parametrization of the source term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is shown.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rning behaviour and the fire spreading highly depend on the cable arrangement of the cables on the cable tray,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boundary conditions. By applying the results as input for a fire simulation, the mass loss rate is considered appropriately.  相似文献   
45.
目前顶盖雪压静态仿真分析方法的雪压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偏差,并且不能反映顶盖实际变形的位置和整体变形模式。为改进静态仿真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非线性显式计算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并以某乘用车为例,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及有效性,为顶盖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了预估发射装药的内弹道性能,建立了一种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检测发射药的静态燃烧性能参数进而预测其装药内弹道性能的方法,采用不同批次的单樟-5/7发射药进行了装药性能预估计算,并基于30 mm火炮对内弹道性能预估精度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的发射装药内弹道性能预估方法计算获得的最大膛压为376.0 MPa,与试验测试的膛压平均值388.7 MPa的计算误差为3.27%;计算的炮口初速为1143.5 m/s,与试验测试的炮口初速平均值1156.3 m/s的计算误差为1.11%。所建立的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的发射装药内弹道性能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对发射药样品不同批次间的内弹道性能进行高效精确的预估,为长期贮存发射药使用寿命的判定及发射药产品的出厂校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弹道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7.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是二者协同工作的基础,且黏结 滑移关系模型是其黏结性能的综合反映,故通过对17组51个高强不锈钢绞网增强ECC薄板试件进行单边拉拔试验,研究横向钢绞线间距、纵向钢绞线直径和相对锚固长度等因素对钢绞线网在ECC中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横向钢绞线的设置可使黏结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滑移曲线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上升段、微降段、延性强化段、下降段和残余段。基于试验结果,对钢绞线网在ECC中的黏结破坏特征和黏结 滑移机理进行分析,在相关黏结-滑移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 滑移关系模型,并进行模型参数分析。所提模型及模型参数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较好地反映钢绞线网与ECC的界面黏结滑移特征。  相似文献   
4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经稀土元素Ce掺杂改性的Ti/RuO_2-SnO_2-Ce电极,利用SEM、XRD、EDS等分析方法对电极表面的形貌、物相和涂层成分进行了表征,利用CV曲线、LSV曲线等检测手段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以Ti/RuO_2-SnO_2-Ce电极为阳极,钛板为阴极,构建电化学氧化反应装置,并采用其对焦化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结果表明,Ti/RuO_2-SnO_2电极经稀土Ce改性后极板表面活性位点数量明显增大,金属涂层的结晶化程度明显增强,电极的催化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室温条件下,保持pH值为7.83,在电流密度为30mA/cm~2,电解时间为30min时,焦化废水经电解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91.63%,TOC去除率可达66.22%,UV254值下降到0.921。  相似文献   
49.
对原始态、步冷态、脱脆态和脱脆步冷态2.25Cr-1Mo-0.25V钢母材及焊缝冲击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母材和焊缝在不同状态下的韧脆转变温度vTr54.2和FATT以及脆化度ΔvTr54.2和ΔFATT。试验结果表明,步冷试验之后,母材发生较低程度脆化或脱脆现象,但是脆化度或脱脆度较低,表明母材具有良好的抗回火脆化性能;经脱脆试验后,母材和焊缝都发生较高程度的脱脆,表明材料的脆化主要是由于回火脆化引起的,脱脆试验使得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降低;脱脆步冷试验后,焊缝发生较高程度的脆化,焊缝对脱脆步冷试验的敏感性较高,脱脆步冷试验有效促进了焊缝的脆化。在相同脆化条件下,母材的脆化敏感性低于焊缝,焊缝更易发生脆化。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