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6篇
  免费   1143篇
  国内免费   477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465篇
化学工业   2676篇
金属工艺   3565篇
机械仪表   479篇
建筑科学   74篇
矿业工程   264篇
能源动力   99篇
轻工业   19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58篇
武器工业   68篇
无线电   3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07篇
冶金工业   1550篇
原子能技术   84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521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精四氯化钛是海绵钛及钛生产的关键原材料,提高海绵钛及钛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精四氯化钛中杂质含量。由于生产工艺原因,精四氯化钛中含碳杂质主要为油类杂质,因此测定精四氯化钛中油类杂质含量,对精四氯化钛中碳杂质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总油以碳为主要成分,具有红外吸收带,因此能够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实现测定。而四氯化钛与水气接触极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同样具有红外吸收峰,且氯化氢与油类的吸收峰波数较接近,致使氯化氢干扰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四氯化钛原样中总油含量。实验建立水解-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精四氯化钛中总油含量的方法,将四氯化钛样品与水按体积比1∶25水解平衡后,采用四氯乙烯萃取水解溶液中的总油,通过外标定量分析精四氯化钛中总油含量。校准曲线中总油的线性范围为0~80 mg/L,相关系数r为0.999 9;总油的检出限为2.5 mg/kg。方法用于测定3个精四氯化钛样品中总油,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5%~4.1%;加标回收率为96%~109%。  相似文献   
102.
王新彦  赵强 《焊接》2007,(4):27-29
钛合金与铌合金是具有优良使用性能的两种合金材料,这两种材料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重要领域.文中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钛合金与铌合金电子束焊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双热源模型模拟电子束焊温度场,研究了异种金属焊接的建模方法、函数载荷的加载技巧,着重分析了钛合金(7715D)和铌合金(C-103)的焊接性,采用热源向铌一侧偏置的方法来保证焊接熔深的一致.最后得到了不同焊接热输入条件下钛合金与铌合金焊接过程中的最佳偏置距离.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Ti-26高强钛合金斜轧穿孔制备管坯工艺。测试了穿制的Ti-26合金管坯的力学性能,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管坯的显微组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拉伸断口的形貌。结果表明,采用斜轧穿孔方式完全可以制备Ti-26高强钛合金管坯;在1050℃下,选择合适的轧辊转速和前进角可顺利穿制Ti-26高强钛合金管坯,其管坯的强度为815MPa,延伸率达到13%,断面收缩率达到45%,晶粒度按ASTME标准为6级,比穿孔前细化,断口呈明显的塑性断口,加工管材无需热处理可以直接进行轧制,道次加工率可达45.8%。  相似文献   
104.
105.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提高了钛合金的表面强度,改善了其耐磨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的产生。研究表明钛合金Ti6A14V双辉离子无氢渗碳合理的工艺参数为:温度880℃~980℃;气压28~40Pa:工件与源极之间距离6~14mm;源极电压600V~800V;阴极电压260V~400V;保温时间2~5h。处理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高硬改性层,耐磨擦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6.
钛及钛合金熔模的感应凝壳铸造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新昌 《铸造》2005,54(5):425-428
本文回顾了钛及钛合金熔模铸造的历史,通过对传统的真空电弧凝壳铸造法与新型的感应凝壳铸造法的比较,指出了该方法无需制作电极即可得到成分均匀的高质量铸件,并且消除了坩埚材料对炉料的污染,有助于产品获得理想的成分均匀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7.
通过超塑拉伸和压缩试验,用金属铅进行模拟实验,探讨了大型TC11合金压气机盘超塑性等温锻造的工艺参数,模具结构,锻坯形状尺寸及润滑剂的选择、并讨论了其模具材料及加热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8.
采用TEM技术研究了具有不同热处理组织的Ti-25V-15Cr-2A1-2Mo-0.2C合金存在540℃,250MPa,100h蠕变作用后的变形结构。结果表明:位错环组是合金蠕变变形结构中的典型位错组态;合金的蠕变抗力随β基本上弥散分布的第二相析出数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微量能提高蠕变抗力的合金元素,如Si元素等,是改善合金蠕变性能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9.
钛合金断裂韧性与屈强差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近α型TA15,α β型Ti6Al4V及亚稳定β型TB83种钛合金断裂韧性与屈服强度、强度极限的关系,提出了屈强差的概念。结果表明:屈强差增大,断裂韧性增加,且对Ti6Al4V和TB8两者之间有线性关系;β热变形或β热处理是提高屈强差和断裂韧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镁合金与钛合金的瞬间液相扩散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镁合金AZ31B与钛合金Ti6A14V的可靠连接,研究了两者以Al为中间层的瞬间液相扩散焊接头的微观结构与连接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当焊接时间为180min时,焊接温度是影响界面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的主要参数,其对接头的微观组织、接头界面新生相构成与连接强度有重要影响。保温温度低于450℃时,AZ3IB/AI界面无液相产生,无法实现AZ31B与Ti6A14V的可靠连接;保温温度在450℃~480℃变化时,温度对AZ31B/Al/Ti6A14V界面反应的动力学因素有明显影响,且直接决定了焊后接头新生相的构成与分布。470℃保温180min的接头剪切强度较高(72.4MPa),达到AZ31B母材(86MPa)的8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