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295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4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4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人细小病毒B19(B19病毒)是一种直径约为20~25nm的无包膜单链线状DNA病毒,属于细小病毒家族。B19病毒对人类骨髓细胞,特别是红系祖细胞有高度趋向性,易感人群感染B19病毒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一般通过呼吸道和母婴垂直传播,但通过输注血液和血浆蛋白制品传播也非常普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B19病毒的特性及其与血浆蛋白制品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从噬菌体表面展示肽库中筛选边缘无浆体膜表面蛋白5(Membrane surface protein5,MSP5)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方法用MSP5单克隆抗体1D8作为靶标,对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进行筛选,通过ELISA和竞争抑制ELISA鉴定筛选克隆的结合特性,并提取阳性克隆的单链DN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从表面展示随机肽序列的噬菌体文库中筛选到与MSP5单抗1D8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其一致序列为LING。竞争抑制试验表明,含特异序列的克隆能与MSP5重组蛋白抗原竞争。结论初步确定MSP5单克隆抗体1D8的抗原表位为线性表位,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边缘无浆体诊断及新型疫苗研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预防给药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NCs)黏附分子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NS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g/kgAPS组(经腹腔注射2mg/kgAPS)和8mg/kgAPS组(经腹腔注射8mg/kgAPS),连续注射7d后,进行照射,并继续给药13d。分别于照射后第7、14天采集各组小鼠外周血,并取骨髓,进行WBC、RBC、PLT及BMNC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Sca-1+BMNC表面黏附分子CD44和CD49d的表达及BMNC细胞周期的变化;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BMNC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D2)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组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数量均明显减少,Sca-1+BMNC表面黏附分子CD44和CD49d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CyclinD2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mg/kgAPS组和8mg/kgAPS组能增加外周血各指标及BMNC数量(P<0.05),明显降低第7和14天Sca-1+BMNC表面黏附分子CD44和CD49d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P<0.05),提高CyclinD2 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APS预防给药能通过降低放射损伤小鼠Sca-1+BMNC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上调BMNC的CyclinD2 mRNA和蛋白表达来加速BMNCG1期向S期的转换,促进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抗大鼠T细胞衰老和抗氧化作用,选用老龄SD大鼠,观察大豆异黄酮对T细胞CD28表达水平及肝脏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实验设立青年对照组、老龄对照组和大豆异黄酮0.33、0.99g/kgBW剂量组,其中剂量组按剂量灌胃给予大豆异黄酮,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纯净水。4周后,分别制备肝细胞匀浆和肝单细胞悬液,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用流式细胞仪结合双氢罗丹明123(Rh123)和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82DCFDA)染色法分别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及活性氧(ROS)水平;另取外周血测定T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青年对照组及大豆异黄酮剂量组的肝组织MDA含量均较老年对照组低,而SOD活力及肝细胞MMP水平均较老年对照组高(P〈0.05);大豆异黄酮剂量组肝细胞内的ROS水平较老年对照组低(P〈0.01)。老年对照组大鼠外周血CD28^+和CD28^+/CD8^+T细胞比例低于青年对照组,而CD28^-/CD8^+T细胞比例高于青年对照组,给予大豆异黄酮样品组三者比例均介于两对照组之间。提示衰老大鼠外周血T细胞CD28表达降低,肝细胞线粒体膜稳定性下降,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过氧化脂质分解的终产物增多;大豆异黄酮可提高老龄大鼠T细胞CD28表达水平,增加肝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活性氧产生。  相似文献   
55.
《Planning》2016,(15):1-9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NSCLC患者92例和肺部良性病变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92例NSCLC患者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分为肺鳞癌组42例和肺腺癌组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患者的CYFRA21-1、CEA、NSE及CA125水平。结果:NSCLC组CYFRA21-1、CEA、NSE及CA125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以CYFRA21-1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71.40%和89.10%;肺腺癌以CEA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分别为60.00%和84.30%。CYFRA21-1对NSCLC诊断的敏感性为46.53%,特异性为85.26%;CEA对NSCLC诊断的敏感性为42.58%,特异性为81.05%;NSE对NSCLC诊断的敏感性为57.43%,特异性为76.85%;CA125对NSCLC诊断的敏感性为48.51%,特异性为66.32%;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则敏感性为93.26%,特异性为98.25%。结论:CYFRA21-1、CEA、CA125和NSE对NSCLC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四者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以显著提高NSCL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6.
《Planning》2014,(36):60-62
目的:研究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最为有效的肺癌诊断方式。方法:选取自2012年5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的200例肺癌患者进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癌原199(CA19-9)、糖类癌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等5个项目的敏感度、准确性和特异度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癌原199(CA19-9)和糖类抗癌抗原125(CA125)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将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结果: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在单个项目的检测中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最高为(64%和75.6%),然而特异度却是糖类抗癌原199(CA19-9)以(98.8%)排在首位。与单个项目的检测数据相对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性都有着明显的提高,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83.6%和82.9%)排在第一,特异度则以糖类癌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癌原199(CA19-9)(97.6%)最高。结论:通过结果显示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性都有着明显的提高,极大的提高的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57.
《Planning》2014,(36):18-20
目的:探讨姬松茸多糖(ABP-AW1)促进OVA抗原诱导Th1/Th2免疫反应的研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PBS免疫组、OVA免疫组、DT免疫1、2、3组和Alum免疫组。第1次免疫后,间隔2周再免疫第2次。采集二免2周后小鼠血液,间接ELISA法测定Ig G及其亚类抗体水平,取重要脏器HE染色观察ABP-AW1佐剂对主要脏器继发的损伤反应。结果:OVA免疫组血清中抗OVA特异性抗体Ig G的产生与PBS免疫组、DT免疫组2、Alum免疫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VA免疫组血清中抗OVA特异性抗体Ig G2b的产生与PBS免疫组、DT免疫组2、DT免疫组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VA免疫组血清中抗OVA特异性抗体Ig G1的产生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主要脏器的损伤反应,无继发性的免疫损伤。结论:ABP-AW1佐剂可同时促进OVA免疫小鼠Th1和Th2型免疫反应,调节抗原刺激小鼠Th1/Th2失衡的作用,具有不同于铝佐剂的Th1优势反应。  相似文献   
58.
《Planning》2017,(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一组以人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ANCA不仅是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的血清学标志物,也在多种非血管炎疾病中起重要作用。ANCA靶抗原种类繁多,在不同疾病中阳性率分布不同,所累积的器官和程度也不同。因此,本文主要对近年来ANCA相关性疾病的临床意义及ANCA的血清学检测作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9.
盐酸克伦特罗完全抗原的合成及其偶联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用于快速免疫分析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本实验采用重氰化反应制备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hydrochloride,CL)完全抗原,在强酸条件下CL先经重氮化,再与鸡卵清白蛋白(OVA)发生共价取代制备了盐酸克伦特罗包被抗原(OVA-CL),并以正交实验确定了共价取代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反应所需的最佳条件,并通过紫外扫描对制得的包被抗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投料比例是盐酸克伦特罗完全抗原合成的关键因素,搅拌转速和反应时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偶联反应在l h内基本完成,延长反应时间对提高产物偶联比影响不大.当投料比例为30:1,pH值约为8,低速搅拌状况下,包被抗原和免疫抗原的偶联比分别高达29:1和48:l,盐酸克伦特罗完全抗原合成条件的优化筛选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作者在研制绿脓杆菌(PA)国际抗原分型系统(IATS)的基础上,收集了600余株绿脓杆菌,经生物学特性鉴定,交叉凝集试验和凝集素吸收试验,筛选出 CMCC-10117、PA-87、NO.446、PA-26、PS-1135株菌株(其中 NO.446、PA-26和 PS-113 3株为同型)系 IATS 不能包括的新血清型菌株。根据其抗原特异性从中选取了3株加入 IATS 中,使 IATS 由17个血清型发展为20个血清型。以新选出的MCC-10117作为 IATS-18型,PA-87作为 IATS-19型,NO.446作为 IATS-20型,经用468株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分型考核,分型率为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