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3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7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在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含有硫化铜纳米粒子脲基脂的微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硫化铜纳米粒子能显著降低微动磨损体积,随着纳米粒子含量增加,微动磨损量降低;在微动磨损后期纳米粒子的存在还能降低摩擦因数。低负荷下,润滑脂中硫化铜纳米粒子有利于降低微动磨损量;但在高负荷条件下,磨损量迅速增大,说明高负荷下微动磨损方式发生了变化。XPS分析表明,微动磨斑表面膜含有Cu、FeS等物质,说明硫化铜纳米粒子能显著降低微动磨损的原因在于纳米粒子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微动过程中容易与摩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保护性的沉积物膜和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33.
《应用化工》2017,(3):502-507
采用氯化铜和硫脲为原料,1,2-丙二醇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在170℃反应5 h制备了具有紫外/可见光催化活性的花状硫化铜。采用XRD、SEM、FTIR、TG以及UV-Vis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产品是六角相的CuS,在紫外/可见光区有强烈的吸收,禁带宽度Eg=1.45 e V,比表面积15.8 m~2/g。并以氙灯和汞灯为光源,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评价了CuS微球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结果表明,在汞灯下光照15,30 min,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69.46%,98.26%;在氙灯下光照15,30 min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89.27%,100%。此外,还分析了硫化铜微米球超结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4.
以[Cu(tu)]Cl·1/2H2O纳米线作为自牺牲模板在室温下成功制备出形貌良好、纯度高的多孔硫化铜纳米管(PCSNTs)(硫脲=Tu)。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样品的晶体成分和晶相结构、化学元素价态、微观形貌、元素种类和电磁参数进行分析测定。根据传输线理论,计算样品的反射损耗RL;同时,对PCSNTs/石蜡复合物的微波吸收机理和PCSNTs的形成原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PCSNTs/石蜡复合物在厚度为2.2 mm时,表现出极强的微波吸收能力(在15.67 GHz时,RL=-45.02 d B),有效吸收(RL﹤-10 d B)频宽为4.75 GHz(13.25 GHz~18.00 GHz)。本制备方法简便快捷,产品纯度高、形貌均一,可用于工业化生产。自牺牲模板法是一种制备中空纳米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35.
针对新疆某高次生铜硫化铜矿进行选矿工艺研究。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铜优先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的工艺流程,对于原矿中次生铜矿物可浮性较差的现象,采用BP+硫氮的组合捕收剂实现了对次生铜矿物的高选择性捕收。该工艺在原矿含Cu0.55%的条件下,全流程闭路试验得到了铜精矿含Cu 29.22%,铜回收率94.11%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36.
微波辅助破碎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电场强度微波能对含铜碳酸岩矿石破碎性能的影响。点负载试验测量结果表明.微波很短时间的照射可使矿石强度明显降低。落锤试验表明,微波处理使物料所需破碎能发生大幅度变化。在微波输入能小于1kWht^-1时,所需的破碎能降低30%以上。破碎相对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短暂的微波照射后,也可使矿石的可磨度明显改善,其变化与矿石粒度有关。QEM*SEM解离研究显示,在 500μm粒级中未解离和中等解离的硫化铜量从69.2%降低到31.8%。由此可知,要关注这种技术潜在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7.
黄药与硫化铜矿物、氧化铜矿物吸附体系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量子化学的CNDO/2方法,计算了黄药与硫化铜矿物、氧化铜矿物吸附体系简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黄药与硫化铜矿物的作用比它与氧化铜矿物的作用强。说明黄药对硫化铜矿物的浮选性能好。黄药对氧化铜矿物进行浮选时,需先进行硫化。  相似文献   
38.
以硫酸化焙烧 水浸 浓缩结晶工艺从含砷的硫化铜物料中回收硫酸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指标稳定,成本低;硫酸铜产品质量符合国标一级品要求;铜浸出率达97-47 % ,砷、锑、铋等金属集中于渣中,可进一步回收  相似文献   
39.
基性—超基性硫化物矿床是岩浆熔离作用的产物,其围岩蚀变通常不如热液矿床发育,以往研究普遍认为该类矿床元素分带特征不明显。在热液型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结构研究基础上,文章以新疆沙泉子基性—超基性岩铜镍硫化物矿为研究对象,对其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分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热液型矿床相似,该矿床成矿元素Ni、Cu及伴生元素Co、Ag、As等形成的正异常不仅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元素浓度分带现象,而且同时具有较为显著的元素分带特征,建立了沙泉子铜镍硫化物矿床元素分带序列:(As,Mo,Cl)—(Se,Ag,Bi)—(Te,Au,Co,S,Cu,Ni)。  相似文献   
40.
贾博  杨柳  瞿鹏  关晓辉 《硅酸盐通报》2015,34(2):420-427
纳米半导体金属硫化物因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而在有机污染物降解、光催化产氢、重金属离子还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水热/溶剂热法制备不同形貌纳米硫化铜及其复合材料和该类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光解水产氢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本课题组工作对该类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前景做了展望,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