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82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12篇
建筑科学   275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2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41.
为了降低大豆蛋白胶的成本,提高其耐水性能和涂布性能,本研究以高温脱脂豆粕粉为主要原料,以环氧氯丙烷-聚酰胺多胺(PAE)为交联剂,并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得豆粕基大豆蛋白胶粘剂。着重探讨了高温脱脂豆粕粉用量以及SDS用量对大豆蛋白胶粘剂的涂布性能、胶合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引入适当SDS可通过其乳化作用使大豆蛋白伸展,从而提升大豆蛋白胶粘剂的润湿性和交联活性,进而改善胶合性能和涂布挂胶性;当高温脱脂豆粕粉用量为70%、SDS用量为0.30%时,所制备的大豆蛋白胶粘剂的胶合性能和涂布挂胶性达到最好,其63℃水泡湿强度提高到1.45 MPa,比国家标准要求值提高了45%,满足II类胶合板工业化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742.
通过27根樟子松胶合木柱的轴压试验,研究了聚酯纤维带的粘贴方式和粘贴层数对胶合木柱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木柱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荷载-纵向位移曲线、延性系数、柱中荷载-应变曲线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聚酯纤维带增强胶合木柱可提高其极限承载力与刚度,改善延性,与未增强木柱相比,承载力可提高5.32%~26.20%,平均延性系数可提高10.60%~40.64%。粘贴方式相同时,增强柱的承载力和延性随着粘贴层数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增长;粘贴层数相同时,粘贴间距越小,木柱的增强效果越好,满贴聚酯纤维带时具有最好的轴压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743.
针对常规浸油润滑齿轮胶合试验不能真实反映齿轮喷油润滑实际运行环境的问题,参考FZG A/8.3/90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试验方法,使用喷油润滑齿轮疲劳试验台,开展了4106航空润滑油喷油润滑条件下的18CrNiMo7-6渗碳钢制齿轮在磨削和喷丸工艺下的胶合性能试验;并基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理论,实现了不同可靠度下的齿轮胶合性能评价。进一步,基于Python语言和轻量化数据库SQLite开发了齿轮胶合试验数据管理系统,以实现胶合试验数据的有效管理和高效利用。研究表明,同样工况和工艺条件下,齿轮胶合失效的临界FZG载荷级存在2~3级的分散性;基于GB/Z 6413.1—2003闪温法发现,在4106航空润滑油喷油润滑条件下,对于50%、90%、99%可靠度,喷丸工艺状态的齿轮胶合温度分别为212.55℃、183.22℃、152.24℃,相比磨削工艺状态分别提升了1.51%、7.31%、14.99%;开发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胶合试验数据流程管理,通过系统中的两参数威布尔分布拟合功能,可获取不同可靠度下齿轮胶合温度,为评估齿轮胶合承载能力提供了高效工具。  相似文献   
744.
为明确胶合木钢填板-螺栓节点的半刚性特征,进行了考虑螺栓行距、列距、列数和胶合木截面高度等参数变化的胶合木钢填板-螺栓节点抗弯试验。得到节点抗弯刚度后与欧洲木结构设计规范((BSEN 1995-1:2004))、日本木质构造接合部设计手册里节点抗弯刚度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规范公式计算的节点抗弯刚度均小于试验值,通过修正规范公式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针对日本木质构造接合部设计手册的公式引入了滑移系数修正值和顺纹嵌入刚度修正值,修正后的公式准确度高,在胶合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用于计算节点的抗弯刚度并得到节点抗弯刚度折减系数。  相似文献   
745.
胶合竹-混凝土组合梁(BCC梁)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比分析了木-混凝土组合梁(TCC梁)和BCC梁剪力连接件的抗剪性能,并对足尺梁的破坏模式、组合效应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根据EN:1995-1-1:2004中已有的有效刚度公式进行理论推导。综述发现,国外TCC梁的试验研究已开展较多,国内BCC梁的研究正在兴起,但针对不同种类剪力连接件的BCC梁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机理仍缺乏系统的总结。此外,BCC梁的研究迫切需要一套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46.
三峡升船机齿轮齿条属低速重载开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一旦润滑不良极易产生齿面胶合等损伤,影响升船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三峡升船机的实际运行数据,采用油膜厚度准则系统分析了各种典型工况下齿轮齿条的润滑情况,推导了匀速工况时船厢误载水深与膜厚比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典型误载水深下润滑状态最危险啮合点的膜厚比;确定了船厢变速时齿轮齿条最差的润滑状态,分析了变速运行典型工况下的润滑状态与船厢水深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确定了较易产生胶合损伤的位置。结果表明,升船机匀速运行时,厢内水位处于最佳水位时,齿轮齿条的润滑状态最好;偏离最佳水位时,膜厚比随误载水深呈λ∝±Δh-0.13的幂函数形式下降;齿轮齿条处于最危险啮合点时,齿轮齿根与齿条齿顶相接触且在大误载水深下齿面间的润滑状态更为恶劣;升船机变速运动时,润滑状态较差的工况为船厢水深为3.6 m时的上行加速和下行减速;因齿条上齿面接触频率高、润滑状态较差,发生胶合损伤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747.
提出了基于灰度、彩色图像处理的正交胶合木木破率数字快速测量方法,并且通过对以落叶松和碳化竹为基材、酚醛树脂和异氰酸酯为胶黏剂的试样进行干湿剪切条件下的破坏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灰度与彩色图像处理法计算出的木破率均与试验值符合较好,满足了工程应用的要求;木材破坏层次和木破率图像颜色的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较大,胶黏剂固有色的变化对阈值分割的木破率灰度图像测量法的精度影响较大,环境影响则是像素统计的木破率彩色图像测量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48.
贾水钟  李瑞雄  石硕 《建筑结构》2023,(1):9-15+120
胶合木轻质且具有很高的强重比,与大跨空间结构的要求十分契合。在我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具有优势。太原植物园中展览温室建筑采用胶合木结构,其造型呈“贝壳”形状,其中1#温室最大跨度为89.5m,最大高度29.5m,采用双向叠放胶合木梁形成网壳结构体系;太原植物园水上餐厅建筑跨度为21m,采用密肋叠合胶合木梁;上海滴水湖人行桥的F桥跨度48m,采用胶合木空间桁架结构体系。以3个已竣工工程为背景,阐明了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设计关键性技术,其中新颖的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为胶合木结构创新提供依据,促进并拓展我国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9.
杨欢  韦善阳  石美  高布桐 《建筑结构》2023,(22):134-139
为研究木结构建筑中正交胶合木(CLT)楼板耐火性能,通过两组四块CLT楼板池火对比试验,探究不同油盘直径池火火源及CLT楼板试件不同截面厚度对CLT楼板耐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LT楼板在池火持续加热燃烧过程中,木材热解产生可燃气体被池火火焰点燃,使试件受火面火焰两次增大并蔓延至构件边缘;随着油盘直径增大,CLT楼板耐火时间明显缩短,耐火性能显著降低;截面厚度为20mm的CLT楼板池火试验过程中均被烧穿,平均炭化速度最高达1.538mm/min。截面厚度为25mm的CLT楼板受火45min时均未烧穿,有效阻挡火焰向背面蔓延。适当增加构件厚度,其构件耐火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50.
《应用化工》2022,(10):2043-2047
简要阐述了大豆蛋白胶改性的主要原理,介绍了大豆蛋白胶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及酶改性的概念、不同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大豆蛋白胶粘剂黏度低的原因,大豆蛋白胶现阶段主要用于胶合板及刨花板的黏结,并对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改性后的大豆蛋白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