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0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869篇
电工技术   225篇
综合类   396篇
化学工业   1608篇
金属工艺   1007篇
机械仪表   650篇
建筑科学   195篇
矿业工程   66篇
能源动力   81篇
轻工业   51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武器工业   102篇
无线电   14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76篇
冶金工业   224篇
原子能技术   121篇
自动化技术   26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1.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一种新型热稳定纳米层状陶瓷——MN+1AXN相的结构、性能和 应用前景。MN+1AXN相为层状六方结构,能导电、导热。其维氏硬度一般在2—5GPa之间,具 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和低摩擦系数,并且易于加工。温度较高时,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  相似文献   
112.
Si3N4结合SiC窑具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试验确定了工艺路线,介绍了氯化烧成机理、原材料的选择及生产工艺对制品的影响,生产出的制品技术指标先进,性能优良。作为更新换代的新型窑具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广泛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3.
碳化硅陶瓷磨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4.
利用离心沉降浊度法对SiC晶须在四种不同的分散剂中的分散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分散剂的分散效果,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散剂的分散能力顺序为AMP-95>DP518>DP270>A-1230。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Al_2O_3/SiC nano ZrO_2(3Y)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ZrO_2(t)应力诱导相交增韧机制和纳米粒子增韧机制相互迭加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适量的第二相纳米粒子ZrO_2(3Y)加入对材料的微结构有很大影响,同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提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6.
陈玉祥  潘成松  范舟  王霞 《陶瓷学报》2007,28(3):227-231
在Al2O3陶瓷基体中引入第2相纳米SiC颗粒,可以改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是陶瓷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和适当的成型烧结决定了其性能。本文就目前存在的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粉体制备方法与烧结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7.
化学镀法制备SiC/Cu金属陶瓷复合粉体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海龙  张锐  乔祝云 《佛山陶瓷》2003,30(11):14-16
为改善SiC与其他金属的结合性能,采用化学镀法在SiC粉体上镀Cu,制备包覆型陶瓷颗粒。通过精选、粗化、敏化、活化表面镀前处理,用硫酸铜镀液成功地得到在SiC上均匀镀Cu的包覆粉体,利用Olympus显微镜观察到包覆程度可达95%,通过详细讨论镀液的配方、pH值、镀液与SiC粉体的配比与对包覆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硫酸铜用量控制在10—15g/l能得到我们所控制的沉积反应速度;包覆反应过程中pH值控制在11—13之间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8.
炭/炭复合材料MoSi2/SiC抗氧化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包埋法制备C/C复合材料抗氧化MoSi2/SiC梯度涂层,同时对抗氧化涂层的形成、组织结构以及抗氧化性能与渗料的关系和抗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包埋法制备的C/C复合材料抗氧化MoSi2/SiC梯度涂层致密,但有少量裂纹,涂层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当Si与SiC保持一定的比例时,渗料中MoSi2的含量为50%时,涂层具有最好的抗氧化效果;当MoSi2与SiC保持一定的比例时,渗料中Si的含量为20%时,涂层具有最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9.
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SiC多孔陶瓷,研究了不同助烧结剂Al2O3-Y2O3、Si以及不同造孔剂丙烯酰胺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对SiC多孔陶瓷形貌和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i相比较,Al2O3-Y2O3更有利于促进SiC的烧结;以Al2O3-Y2O3为助烧结剂的试样比以Si为助烧结剂的试样具有较高的气孔率。  相似文献   
120.
To synthesize Ti3SiC2 samples, pulse discharge sintering (PDS) technique was utilized to sinter elemental powders of Ti/Si/C with stoichiometric and off-stoichiometric ratios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200–1500 °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purity Ti3SiC2 could not be obtained from the Ti/Si/C powder with molar ratio of 3:1:2, and Ti3SiC2 preferred to form at relatively low sintering temperature for a short time. When 5Ti/2Si/3C and 3Ti/1.5Si/2C powders were sintered for 15 min, the TiC content was respectively decreased to 6.4 and 10 wt.% at 1250–1300 °C.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ve density of the samples sintered from 5Ti/2Si/3C powder was calculated to be as high as 99% at the temperature above 1300 °C. It is suggested that low-temperature rapid synthesis of Ti3SiC2 would be possible through the PDS technique, provid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arting powders should be adjusted to be off-stoichiometric ratio from 3: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