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59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72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31篇
机械仪表   88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2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2021,32(11):4432-4441
The study of fault structures and stress states in accretionary prisms is important to elucidate the building and releasing of seismic energy as they control the generation of great earthquakes and tsunami.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ree-dimensional fault structures performed in sandbox simulations using a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To realize a real-scale sandbox simulation, we developed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in high performance parallel computing for the DEM and performed the world’s largest DEM simulation using up to 1.9 billion particles with a similar grain size as real sand to identify the three-dimensional fault structure. The DEM simulations reproduced the undulation of fault structures, similar to those commonly found in nature.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 grain motion was observed near the frontal fault before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uplift event of the sand bed, which could be a precursor of tectonic events behind accretionary prism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2.
用分光计测液体折射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利用分光计,采用最小偏向法测液体折射率.在测量中使用空心棱镜时是否会对测量产生影响,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
五角棱镜的角度制造误差对波前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光学平行差入手,导出了有角度制造误差的五角棱镜的像方坐标系和作用矩阵,分析了角度制造误差引起的扫描激光束转向的波前误差,提出了调整五角棱镜的依据,有利于减小角度制造误差对大口径透镜望远镜波前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一种无衍射结构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文  周莉萍  徐龙 《光学仪器》2005,27(2):32-36
提出了一种无衍射结构光概念,这种光具有线性结构、焦深长、线宽小等特点。这是实现高速度、大范围及高分辨力的几何测量的基础。提出了利用三角截面棱镜实现这种新型结构光的方法,并利用衍射原理及菲涅尔近似对平面波入射的棱镜后的光强分布进行了计算与分析。通过分析,它是一种具有无衍射特性的线结构光源,这为几何量在线测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5.
可见光通信具有环保、安全和能耗低等优点,是第5代移动通信的一个强有力补充。针对多小区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小区间干扰的问题,文章提出使用基于棱镜阵列的非成像接收机作为接收设备,并讨论了两种多小区划分方案来降低小区间干扰的影响,第1种是动态小区,第2种是非动态小区。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光电探测器选择后,这两种方案都能有效地消除小区间干扰的影响。当用户处于干扰区时,动态小区方案的误比特率(BER)性能更优,但是其计算复杂度较高。当用户都处于非干扰区时,这两种方案的BER性能相同。  相似文献   
96.
二维体系中的长程铁磁序现象再次打破了Mermin-Wagner理论.铁磁二维材料的铁磁性与层层堆叠的顺序、结构、层间距息息相关.目前对铁磁二维材料CrI3在低温下的堆叠顺序和结构仍不确定,且未见报道.针对该科学问题,本工作深入研究了2–5层及块体CrI3的拉曼特征,详细研究了拉曼特征峰与层数、偏振、旋光和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揭示了2–5层及块体CrI3在低温下(10 K)为菱方堆叠结构,解决了领域内关于CrI3低温结构的争议,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并发现了自旋声子耦合现象.本工作开创了独特的磁光电原位传输测量系统,从样品制备到表征完全与空气隔绝,避免样品污染和损坏,因此,本工作更准确地表征出了CrI3最本征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97.
在前人推导长方体重力场正演理论表达式工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现有长方体重力异常正演理论表达式;借鉴长方体磁异常正演理论表达式推导中积分求解方法,重新对长方体重力场正演理论表达式进行理论推导,提出了两种全新的长方体重力异常正演公式形式,并给出了全部的积分求解过程,对比模型正演计算结果表明,新导出长方体重力场正演理论表达式的正确。  相似文献   
98.
本文论述了单机立体图象显示仪的成象原理和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光学系统的结构参数。实践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精确的。  相似文献   
99.
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转换矩阵的标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国栋  宋丹 《光学精密工程》2007,15(11):1727-1730
介绍了一种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之间关系的标定方法。对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标定方法和标定精度进行研究。推导了两坐标系的关系,建立了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利用高精度二维转台、0.5″经纬仪和平行光管完成了测绘相机与相机立方镜坐标系之间的角度测量。最后,对标定精度进行了分析。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定精度优于2″(1σ),可以满足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转换关系的标定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张杰  李健  周南  闫骥 《激光技术》2017,41(4):549-553
为了获得油品在太赫兹波段的衰减全内反射光谱,实现对油品的在线检测,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对太赫兹衰减全内反射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衰减全内反射棱镜进行了设计和实验。设计了单次反射棱镜,根据不同物质对太赫兹波的吸收程度不同,将单次反射棱镜用于太赫兹衰减全内反射系统,并进行了水和成品油的测试实验,取得了样品的光谱数据;进一步设计了多次反射棱镜,以增加油品对太赫兹的吸收,并对其进行了光学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单次全内反射,油品对太赫兹的吸收非常有限,无法实现对成品油的检测。该研究对下一步的油品检测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