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64篇
  免费   2804篇
  国内免费   1401篇
电工技术   2266篇
综合类   3390篇
化学工业   1734篇
金属工艺   2110篇
机械仪表   4975篇
建筑科学   4158篇
矿业工程   1321篇
能源动力   1193篇
轻工业   332篇
水利工程   958篇
石油天然气   3332篇
武器工业   422篇
无线电   13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90篇
冶金工业   1018篇
原子能技术   154篇
自动化技术   2078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916篇
  2021年   928篇
  2020年   1041篇
  2019年   707篇
  2018年   655篇
  2017年   969篇
  2016年   1142篇
  2015年   1261篇
  2014年   2093篇
  2013年   1625篇
  2012年   2602篇
  2011年   2706篇
  2010年   1995篇
  2009年   1966篇
  2008年   1645篇
  2007年   2244篇
  2006年   2053篇
  2005年   1707篇
  2004年   1385篇
  2003年   1265篇
  2002年   963篇
  2001年   905篇
  2000年   775篇
  1999年   618篇
  1998年   494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非线性隔振理论初探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彭献  唐驾时 《振动与冲击》1996,15(4):13-17,36
本文以线必阻尼,立方刚度非线性系统为例,对非线性隔振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导出了系统的无量纲运动响应和传递率,并与线性隔振系统进行了比较,着重讨论了非线性对它们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2.
有限周期梁用动力消振器抑振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弯曲波方法导出了多支承梁加动力消振器位移响应的普遍表达式。理论分析发现了周期结构用动力消振器抑制振动的一些新特性:(1)仅用一个动力消振器可抑制周期结构对应传递频带内的一组共振峰。被抑制的共振峰的数量与跨距的数量和消振器的布置位置有关;(2)动力消振器调谐频率与对应传递频带的第一个共振频率相关联。当动力消振器与作用在梁上的外载荷作用在同一点时,最佳调谐频率比总是大于1,否则最佳调谐频率比小于1。  相似文献   
83.
研究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残余振动主动控制问题,设计了具有压电作动器与应变传感器的机敏杆件,建立了受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理论设计LQR状态反馈控制器,并基于对偶原理设计了具有指定收敛特性的Luenberger全维状态观测器,最后,以平面3R柔性冗余度机器人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主动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动力学品质。  相似文献   
84.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maximum mean response level crossing rate of a linear system driven by a partially specified Gaussian load process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partial specification of the load is given only in terms of its total average energy. The critical input power spectral (PSD) function, which maximizes the mean response level crossing rate, is obtained. The critical input PSD turns out to be highly narrow-banded which fails to capture the erratic nature of the excitation. Consequently, the trade-off curve between the maximum mean response level crossing rate and the maximum disorder in the input process, quantified in terms of its entropy rate, has been generated. The method of Pareto optimization is used to tackle the conflicting objectives of the simultaneous maximization of the mean response level crossing rate and the input entropy rate. The non-linea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a recently developed multi-criteria genetic algorithm scheme. Illustrative example of determining the critical input of an axially vibrating rod, excited by a partially specified stationary Gaussian load process, has been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85.
爆破条件对爆破震动信号分析中小波包时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非平稳信号的小波包分析是在小波变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对小波分析中没有细分的高频部分进一步分解 ,从而能够对信号局部信息进行更为精细的掌握。爆破条件是影响爆破震动时频特征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中 ,针对在不同段药量、不同微差间隔时间及近似相同的其它条件下产生的爆破震动信号 ,运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时频分析 ,主要探讨了段药量、段微差间隔时间对爆破震动时频分布的影响规律。段药量对爆破震动波形时频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各层小波包主振频带内的细节信号峰值质点振速方面 ,各细节信号的峰值质点振速随段药量增加而增大 ,但主振频带分布保持基本的一致性 ,同一主振频带下小波包细节信号的阻尼比也趋于一致 ;段微差时间间隔对爆破震动时频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延长各主振频带小波包细节信号的振动持时 ,不同微差单段波形的叠加增加了主振频带个数 (优势频率个数 )并使各频带内的优势频率值有微弱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6.
压电类智能层合结构的力学和计算模型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压电类智能层合结构的力学和计算模型。基于大量国内外有关压电类智能层合结构的文献 ,根据各自采用的运动学假设、场变量的近似、压电层的表达法以及曲率和温度的影响 ,对压电层合结构的力学和计算模型进行了分类 ,阐述了各种理论的特点及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87.
中国先进研究堆导流箱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计算流体力学 (CFD)软件PHOENICS 3 2对中国先进研究堆不同结构的导流箱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导流箱入口导流板和导流筒能显著改善导流箱入口冷却剂的流动状况 ,获得入口冷却剂沿周向均匀分流的效果 ,达到显著减缓入口冷却剂对垂直辐照孔道导管及安全棒导管直接的横向水力冲刷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88.
文克尔地基上中面x方向受力的矩形薄板的振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世 《水利学报》1999,30(7):0007-0012
建立文克尔地基上x=0与x=a两对边受面内均布拉(压)力作用的矩形薄板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并求得其通解。给出振型函数的表达式,用广义函数的富里叶展开,讨论板在不同形式载荷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文中导出的各种情况下的影响函数,亦可用于求解相应情况下矩形薄板的静力弯曲与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89.
根据大庆油田油气集输工艺设计的实践,分析了几种实用的油气集输管道敷设方式的优缺点。在对不同敷设方式的管道热耗做了较详细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确定油气集输管道的最佳敷设方式:站外管道基本上采用埋地敷设;站内管道则应依据站址处的常年最高地下水位资料来确定,即在保证管道不长期受地下水浸泡的前提下,站内室外管道以埋地敷设为主,室内管道以架空与理地同时敷设为最佳;地下水位高的站内,以架空敷设最佳。  相似文献   
90.
VibrationMonitoringandDiagnosisofPipelinePumpsonOfshorePlatformsZhengWenTechnologicalFacultyofMaintenanceEngineringGuangzh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