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5篇
  免费   710篇
  国内免费   1147篇
电工技术   400篇
综合类   761篇
化学工业   159篇
金属工艺   74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2005篇
矿业工程   2111篇
能源动力   141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2426篇
石油天然气   31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3篇
冶金工业   434篇
原子能技术   91篇
自动化技术   4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弧底梯形渠道是由底部圆弧段与上部梯形段边坡相切组成的几何断面,其临界水深方程为超越方程及高次方程不容易直接求解。该文首先引入判定水深位置的分界流量,并对其临界水深方程进行数学变换,根据迭代理论提出了无量纲水深及无量纲水面宽度的快速迭代公式,进而得到弧底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直接计算公式。误差分析及实例计算表明:在全部水深范围内,临界水深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122%,公式形式简单,计算精度高,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92.
台阶式溢流坝后消力池压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嘉宁  赵庆  范留明 《水力发电学报》2012,31(4):113-118,124
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台阶式溢流坝在3种坡度下消力池底板上的时均压强、峰值动水压强、脉动压强强度及其形成的特点,提出了计算时均压强的经验公式。研究表明,时均压强、峰值动水压强和脉动压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水流冲击消力池底板处,位于x/hk=1.2~2.5,其值随泄槽坡度和流量增加而增大,时均压强的yp/hk最大可达5.4,脉动压强强度可达其相应时均压强的80%,峰值动水压强与时均值的比值可达5~8倍。压强最小值位于x/hk=2.5~5.1之间,时均压强偶会出现负值。脉动压强优势频率在冲击区为4Hz~8Hz,水跃区2Hz~5Hz,跃后区一般在2Hz以下。  相似文献   
993.
依据滇池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湿地植物和湖泊水域条件变化,在水槽实验确定湿地植物综合糙率基础上,根据水动力学原理建立垂向平均化的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研究了拆除防浪堤前后滇池水体及滇池生态湿地建成后湿地水体3种情况的流场,分析了湿地植物以及湖泊水体边界条件改变对滇池流场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拆除防浪堤拓展水域对滇池湖泊流场整体影响不大,但拆除防浪堤改变了边界条件和风生流的局部流向,使滇池局部区域的流场变大。滇池北部福保和西山之间区域平均流速由0.73cm/s增加到1.18cm/s,增大了61.6%;滇池南端昆阳区域平均流速由0.34cm/s增加到0.57cm/s,增大了67.6%;其他区域的平均流速由1.22cm/s增加到1.32cm/s,增大了8.2%,变化较小。生态湿地建设对滇池流场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湿地区域,湿地区域流场平均流速由0.43cm/s变为0.14cm/s,减少了67.4%;现有水体区域内流场平均流速由1.27cm/s变为1.21cm/s,减少4.7%,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对滇池湖泊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水力学计算中常遇到非线性代数方程式,如明渠正常水深的计算等。数学中近似计算的迭代法是解这类非线性代数方程简单常用的方法,也经常用迭代法解线性代数方程组。迭代法有这些特性:迭代方程必须满足收敛条件;迭代结果与初值无关;迭代是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要避免迭代的无穷循环必须设定一定精度的判别条件;迭代过程也可以进行超松弛和欠松弛修正。预示着做一件事:首先要选择一条正确的路线;无论现在的状态如何,只要沿着正确的路线走下去,都会达到预期的结果;不要寄希望于一蹴而就;调整好心态适可而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可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95.
根据重庆市及川东地区软岩的试验研究成果 ,从实际工程岩体应用问题出发 ,分析了软岩岩体的破坏特征和力学性态 ,提出了确定其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997.
本文主要介绍了三峡大坝泄洪建筑物在135m库水位时水力学观测成果.监测成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较好,为工程的验收、制定枢纽运行管理规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今后国内外高水头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中隔墩岩体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三峡双线五级船闸中隔墩岩体变形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中隔墩由于三面临空且各部位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等原因,在闸室开挖过程中变形较为复杂,总体上岩体呈现向临近闸室临空面位移;在二、三、四闸首部位两侧表层测点呈现同向位移,仅反映表层岩体位移情况,主要受闸首地质条件及两侧闸室开挖次序有关;中隔墩岩体变形在开挖结束后收敛很快,目前变形稳定。  相似文献   
999.
三峡工程大坝建基面弹性波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声波及地震波对三峡工程坝基建基岩体持力层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泄洪坝段建基岩体持力层声波波速值大于5 km/s(Ky>0.67)占89%,波速大于4 km/s(K>0.53)占89%,与设计提出和采用的岩体质量分级优、良级岩体所占比例(80%)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岩体粘塑性模型参数的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保国  乔春生 《工程力学》2004,21(4):118-122
基于弹—粘塑性有限元方法,探讨了通过反分析来确定P.Perzyna粘塑性本构模型中反映岩体粘塑性变形的流动系数和屈服函数的函数的方法,并用实测数据检验了这一反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