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7篇
综合类   254篇
化学工业   177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6436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13篇
水利工程   148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9篇
冶金工业   64篇
自动化技术   7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712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广东省东莞市晋朝时属东官郡,唐代分置为县,因县内盛产莞草,改名东莞。这里地处珠江三角洲,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县城莞城镇位于东江水系的冲积平原上,城郊河网纵横、沙岗错落,气候为“三冬无雪,四季常花”,一派秀丽的水乡景色。 东莞可园,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它坐落在莞城西的博厦村。初名为“意园”,后改“可园”,  相似文献   
12.
(文章先采用比较的方法 ,以西方文化及园林来衬托分析我国传统园林文化特色 ;然后强调了我国传统园林的重“意”特色 ;最后就传统园林文化可能的未来承继这一课题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3.
满地繁花似锦——苏州古典私家园林铺地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铺地可能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人们流连于清雅秀丽的园林美景之时,可否有一丝余暇去留意脚下的园路.其实园林的铺地在方寸之间彰显着宗教、政治、民俗的象征意义,其深邃的内涵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清水会馆很简单,因为它只用了一种材料——砖;同时它又很复杂,因为它拥有太多解读的可能性。在对于清水会馆的解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某种中西结合的痕迹——平面清晰的表达出园林空间的灵动尽兴,然而建筑本体的精致明确却反映出截然不同的西式审美。对于传统符号的运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中国样式的追求了。毕竟中国文化,中国建筑文化远远不是几个歇山顶、几扇冰凌窗能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15.
衣学领 《园林》2005,(4):10-11
苏州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散落在城中的粒粒明珠——古典园林更是成就了苏州“园林之城”的美誉,奠定了文化苏州的地位,并成为苏州与世界各国间的友好使者。源远流长的苏州园林魅力永存。  相似文献   
16.
竹,生于暖春,长于盛夏,成于深秋,立于寒冬.竹是岁寒四友之一,因其挺拔有节、修长柔韧、四季常青而一向为世人所喜爱和称颂.文人爱竹,颂其坚韧之性、不屈之格;画家爱竹,绘其挺拔身躯、青翠之美;艺人爱竹,歌其清脆之音,天籁之韵;匠人爱竹,雕其飒爽英姿、灵秀之形;栽独爱竹,爱其摇曳多姿、旷远高达、超然脱俗……  相似文献   
17.
《重庆建筑》2007,(12):46
近3年,重庆市将重点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并拓展都市区内环线以北的区域,适当发展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地区,并开展“宜居重庆”规划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造园与植载:中日古代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十年 《华中建筑》1994,12(1):43-45
该文以造园与植栽的关系为中心,并以日本《作庭记》的植栽内容为具体素材,分析和比较了中日古代园林植物造景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金元支 《华中建筑》1994,12(1):49-50,10
苏州留园入口空间处理赏析金元文苏州一些古典园林,地处市井,因其用地环境的原因,它的入口常常显得极其曲折、狭长和封闭,给园林的入口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若能巧妙地利用它的曲折、封闭和狭长,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变不利为有利,使之同园林的主要据国空间形...  相似文献   
20.
叶青 《南方建筑》1996,(4):63-65
试图运用现代类型学方法论,从文化的“表面形式”及“类型”进而扩而展之的三个层面:物态层面,制度层面,心态屋面综合系统地解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