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09篇
  免费   1850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电工技术   61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302篇
化学工业   1217篇
金属工艺   251篇
机械仪表   645篇
建筑科学   5536篇
矿业工程   3569篇
能源动力   252篇
轻工业   940篇
水利工程   509篇
石油天然气   6065篇
武器工业   122篇
无线电   21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75篇
冶金工业   1020篇
原子能技术   118篇
自动化技术   3750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28篇
  2022年   515篇
  2021年   693篇
  2020年   729篇
  2019年   782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706篇
  2015年   918篇
  2014年   1796篇
  2013年   1550篇
  2012年   1704篇
  2011年   1760篇
  2010年   1563篇
  2009年   1553篇
  2008年   2172篇
  2007年   1981篇
  2006年   1301篇
  2005年   1332篇
  2004年   1087篇
  2003年   872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642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421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322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通过分折和研究单层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中的吊车梁设计,总结了轻型钢结构吊车梁的设计方法和节点连接构造,对合理设计吊车梁,降低用钢量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山西板内构造区划体系及控煤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山西煤田构造的特征和规律,根据板内构造动力学特征和构造地层结构将山西省境内板内构造划分为4个Ⅲ级单元,8个IV级单元,26个V级单元。对山西6大煤田的控煤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综合论述,指出山西煤田构造的形成演化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3.
江汉平原印支期以来的盆山耦合关系及下古生界油气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构造地质学和油气系统理论,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技术为手段,研究了印支期以来江汉平原与周缘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探讨了江汉平原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印支期以来江汉平原及周缘经历了挤压、拉张、挤压3次大的构造应力场的转换,使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盆地具有改造盆地的特点;一方面强烈的抬升、剥蚀使早期聚集的油气经历改造和再分配、再聚集过程,另一方面燕山期构造活动使逆冲推覆构造成为该区重要勘探领域。综合分析表明,位于台、盆转换带的宜昌-珂理-簰州区带是目前江汉平原及周缘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4.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油气藏严格地沿断裂展布,自北西向南东沿断裂带依次分布冷湖三号-七号油气聚集带、南八仙油气聚集带和马海油气聚集带.柴北缘地区断裂的形成与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在中新生代的剧烈挤压和走滑活动有关.断裂以逆断层为主,还有少量的同沉积正断层、平移断层等.断裂走向以NW向和NWW向为主,平面上呈弧形弯曲、平行、斜列、交叉展布的"S型"或"反S型"等组合类型,剖面组合样式主要有伸展构造、基底卷入型、盖层滑脱型等类型.其中,以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形成的构造油气藏最为发育.断裂不仅控制了生烃凹陷的展布及构造圈闭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断裂活动形成的大量裂缝,改善了储层的物性条件.柴北缘地区普遍存在以断裂为油气运移通道形成的下生上储式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5.
本期(2006年11期)《AAPG Bulletin》专辑的内容是碳酸盐岩及其储层的构造控制热液蚀变。这种蚀变涉及碳酸盐主岩的一系列岩相变化,包括硫化物矿床、热液白云岩和淋溶石灰岩,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储层的类型、几何形态、性能和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在北美地区,热液白云岩(HTD)储层的勘探和开发已有很长历史,其最早的油气发现是在美国东北部的奥陶系莱马-印第安纳(Lima-Indiana)和其它构造带(Hurley和Budros,1990;Wickstrom等,1992),而目前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部的密歇根盆地和阿巴拉契亚盆地北部的特伦顿-布莱克里弗(Trenton-BlackRiver)成藏层带及其他层位,仍继续有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06.
梁习明 《中国煤炭》2007,33(9):33-34,85
利用综采放顶煤技术对在断层构造影响带内、煤体松软、穿越空巷、瓦斯影响大的复杂条件表外储量煤层进行开采,将会提高资源回采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可为同类条件矿井煤炭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7.
微型构造表征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八面河油田井网密集区及井网稀疏的欠开发区的微构造研究,探讨了微构造表征技术。首先在储层多层次逐级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主力油层对比关系;密集井网条件下,则利用钻井资料编制油层顶底微型构造图;对于欠开发地区,通过人机联作自动追踪成图技术,输出2m等值线间隔构造图,建立微构造模型。以微构造模型为基础进行潜力评价,部署关键井寻找优质储量或进行开发动态调整。应用该项技术在八面河油田滚动发现了角15块等断鼻翼部局部高点,增加石油地质储量488×10~4t。  相似文献   
108.
PC显卡总是脱离不了游戏,因为它就是设计为娱乐应用的,传统的考核显卡的方法想必各位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但也可能熟悉后又更迷惘了.理论性能和“优化”测试究竟哪个是可靠的?谁也没有定论,现在我们另辟蹊径.抛开理论测试和技术分析,用实际游戏的把玩来衡量这些显卡,判断“是骡子是马”的最好办法不是争论,“拉出去遛遛”是最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9.
110.
如今,PC的技术更新已经远远超出人们对性能的期望,超常规的内存、CPU、硬盘的升级速度,令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