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41篇
  免费   2542篇
  国内免费   1500篇
电工技术   3598篇
综合类   2572篇
化学工业   3923篇
金属工艺   2436篇
机械仪表   3645篇
建筑科学   6844篇
矿业工程   8027篇
能源动力   1424篇
轻工业   2226篇
水利工程   1963篇
石油天然气   3497篇
武器工业   463篇
无线电   26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69篇
冶金工业   1839篇
原子能技术   185篇
自动化技术   1361篇
  2024年   364篇
  2023年   1182篇
  2022年   1006篇
  2021年   1509篇
  2020年   1503篇
  2019年   1467篇
  2018年   686篇
  2017年   1157篇
  2016年   1319篇
  2015年   1653篇
  2014年   3216篇
  2013年   2436篇
  2012年   2835篇
  2011年   2670篇
  2010年   2336篇
  2009年   2376篇
  2008年   2490篇
  2007年   2187篇
  2006年   1886篇
  2005年   1863篇
  2004年   1793篇
  2003年   1525篇
  2002年   1431篇
  2001年   1226篇
  2000年   1075篇
  1999年   861篇
  1998年   766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682篇
  1995年   522篇
  1994年   514篇
  1993年   483篇
  1992年   460篇
  1991年   396篇
  1990年   351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44.
采用动三轴仪对内蒙古某尾矿库尾粉砂进行了动强度试验,研究了围压、相对密实度及固结比对动荷载作用下尾粉砂中孔隙水压力发展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结比、相对密实度、围压的增大,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尾粉砂孔压增长曲线形状由陡峭转变为平缓。随着围压及固结比增大,试样动力破坏形式从以孔压值为主要表征指标的液化破坏,转化为以动剪应变为主要破坏形式的软化破坏。动荷载作用下发生液化破坏的饱和尾粉砂孔压增长过程分可为初始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和快速增长至破坏阶段,孔压增长曲线表现为明显的反S型,本文采用双对数函数对该试验孔压增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尾粉砂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孔压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5.
原慧军 《煤矿机械》2015,36(4):176-178
为使风门系统开闭方便、动作灵活、减小破损、延长使用寿命,设计了平行四连杆机构、左右门扇同步异向开闭的无压平衡风门,分析了自动气动风门系统装置组成、工作原理、设备布置和动作过程。风门系统工作可靠能满足矿井通风系统和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6.
《煤炭技术》2015,(11):65-67
依据对浅埋煤层开采下压架机理已有的认识,对大柳塔煤矿22103综采面旺采区下开采发生的3次较大范围来压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旺采区上部覆岩在一定的采高范围内存在叠合梁结构,上位悬臂梁与下位悬臂梁失稳的不同周期性是长壁工作面支架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煤矿安全》2015,(8):30-32
针对华亭煤矿工作面回采期间,由于采深加大、邻空侧顶板垮断不充分致使工作面矿压危险性急剧上升的状况,分析确定影响工作面矿压危险性的主要因素为覆岩关键层的运动及周期性破断,据此判定工作面覆岩关键层为上覆基本顶并分析其破断力源,制定相应的解危卸压措施,并在管理制度上进一步优化完善,与邻近工作面相同区段相比,矿压显现破坏程度显著下降,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8.
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层气储量规模相当可观,但煤储层又具有低孔、低渗的不足,照搬国外或常规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程序和方法已被证实是走不通的。应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地质条件、不同煤阶的开采程序,进行孔隙特征研究。煤孔隙特征、连通性和吸附能力对煤层气开采影响尤为重要,为研究煤孔隙结构特征随煤变质程度的变化关系及其吸附能力的响应特点,采取不同地区不同变质程度煤样,进行压汞测试和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煤孔隙度和平均孔径均随变质程度增加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煤中孔隙连通性随煤变质程度增加逐渐变差;随煤变质程度增加,其最大吸附能力也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49.
针对矿井采区初次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施工技术的情况,为掌握留巷围岩变形规律、支护结构受力状态、采场覆岩运动规律等情况,建立了涵盖留巷表面位移、支护体受力、顶板离层、工作面支架压力等多项指标的监测设计,并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留巷在滞后工作面0~60 m范围内,巷道压力及变形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滞后工作面160 m以后留巷基本趋于稳定。研究方法为相似条件矿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0.
郭铭 《陕西煤炭》2015,(1):41-44
采用突水系数法对象山煤矿北一采区11#煤层突水危险性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北一采区西北角、东南角属于相对安全区,突水系数0.06 MPa/m,北一采区北部B6孔附近为相对危险区,突水系数在0.1~0.119 MPa/m之间,其它区域处在临界区。该研究成果可为矿井防治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