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6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921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1434篇
化学工业   2932篇
金属工艺   379篇
机械仪表   79篇
建筑科学   714篇
矿业工程   1047篇
能源动力   166篇
轻工业   54篇
水利工程   300篇
石油天然气   15950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59篇
冶金工业   332篇
原子能技术   173篇
自动化技术   9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581篇
  2022年   683篇
  2021年   796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741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749篇
  2014年   1512篇
  2013年   1324篇
  2012年   1293篇
  2011年   1132篇
  2010年   1037篇
  2009年   1034篇
  2008年   1194篇
  2007年   1059篇
  2006年   956篇
  2005年   1006篇
  2004年   1038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575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304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缝洞型油藏注气井低产低效的问题,基于AD19井的地质模型,研究周期注气量、注气速度、闷井时间、采液强度等参数对注气效果的影响,考虑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建立不同充填类型的数值模型,形成不同充填条件下的注气参数优化图版。研究结果表明,砂泥充填的储集体,应该选择小注气量、低注气速度、低采液强度、长闷井时间的注气技术对策;垮塌充填的储集体,应该选择大注气量、高注气速度、高采液强度、短闷井时间的注气技术对策。实例研究表明,该图版的符合率达到78%,可以作为矿场注气参数选取的一种可靠依据。该研究为缝洞型油藏提质增效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CJZ凸起北坡中古生界成藏以层控成藏模式为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储层发育特征和含油高度。远剥蚀线、近油源通道和地层倾角大有利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的开发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厚油层动用程度低,"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是有效的提高厚油层动用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在"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注聚阶段中注采比对井间压力、含水饱和度等变化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注采比对开发层位的井间压力及饱和度的影响,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相同的开发模式不同注采比的生产情况,绘制了不同注采比情况下,不同层位的井间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变化情况,为维持地层压力平衡,保持油田稳定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稠油油藏具有黏度高、沥青质和胶质含量高及流动性差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降低油井产量,进而影响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海上某稠油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易造成储层损害的情况,对降黏剂、缓蚀剂及助排剂进行了优选,开发了一种适合稠油油藏的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其配方(w)为:2.5%JNJ-1+2.5%JNJ-2+2.5%HYJS-3+3.0%NH_4HF_2+1.0%HSJ-3+1.0%ZPJ-3。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沥青质和有机垢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同时该体系还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助排性能、防膨性能及稠油降黏性能,且残渣含量低。模拟岩心驱替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不仅能够有效解除地层堵塞,还能进一步改善储层以满足稠油油藏解堵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非均质油藏在特高含水期存在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困难等问题。本文以英东萨尔图油藏为例,优选井组实施氮气泡沫驱先导试验,目前已取得较好效果,为同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受限于开发环境的特殊性,海上"双高"油田无法基于密井网、小井距条件下开展各项剩余油挖潜研究和实践,也不能完全借鉴陆地相关研究成果与开发经验。以埕北油田为典型,通过油藏与工程一体化融合,先导实验与商业推广互为促进,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线,多方位高效挖潜为目标"的海上"双高"油田挖潜综合技术,对于持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经济可采储量及采收率,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提出了胶结颗粒料坝技术,在全国开展推广应用。因环保等因素,胶结颗粒料坝砂砾石材料缺乏,阻碍胶结颗粒料坝技术在我省使用。为探索红层砂岩加工骨料掺入砂砾石混合材料修建胶结颗粒料坝技术,在金鸡沟水库胶结颗粒料坝开展了红层砂岩胶结颗粒料坝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胶结体随着砂岩骨料掺配比例的增加,粗粒径骨料集中现象越明显,骨料嵌合程度越低,胶结程度越差,密实程度也就相对较低;砂岩与砂卵石混合骨料混合分布越均匀,胶凝材料包裹率越高,胶结坝体密实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在油藏工程中,要提高产能,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制定合适的开采方案,这样更利于提高开采效率,提高油气资源的产量。本文对水平井网渗流分析技术方法的应用做出了重点概述,更利于做出科学的预测,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汉油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储层条件,应用国内外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最新理论与技术,提出了高含水油田合理钻加密井、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挖潜、不稳定注水及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应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勇  易绍金 《油田化学》2006,23(3):289-292
综述了用微生物方法开采稠油的技术现状与进展,论题如下。①概述。②基本方法:异源微生物采油,包括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本源微生物采油压大港孔店油田的实例。③主要机理,包括产表面活性剂,降解稠油中重质组分及其他。④技术研究,包括机理性、可行性及经济效益研究,列举了国内外6个实例。⑤现场应用,包括国外1个、国内6个实例。⑥该技术的优势及问题。参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