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6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49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有的人喜欢静止规整,有的人喜欢流动变化,这是品位的不同,无所谓优劣。哈迪德的设计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这主要是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喜欢运用曲线,她曾说过,"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尽管她的作品在形式上有挣脱地心引力的飞动空间感,那些线、面既优美又流畅,但是来自普  相似文献   
72.
<正>无论建筑、服装、产品、家具,还是我们熟知的室内设计领域,设计师们对各种材料在作品中的平衡融合和艺术表达,可谓乐此不彼。如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用清水混凝土材料建造住宅和商业建筑,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被称为"百料魔术师"的服装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对布料的要求近乎苛刻,掰开、揉碎,再组合,形成惊人奇突的服装构造,从而开创了服装界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再如荷兰先锋派Droog设计团队,在家具设计中细致地选择材料,用十分简洁、朴素的设计手法,带着对生活细节的个人要求,用诙谐、幽默的设计方式去打动使用者。如此种种,透过作品本身,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设计师的思想轨迹以及他们对材料选择的缘由。  相似文献   
73.
《Planning》2014,(6)
本文通过对刘经树教授关于西方音乐史学研究文章《结构与解构》的仔细阅读,总结其内容要义。结合自身思考针对文中的观点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分析其意义价值。给出中国在西方音乐学理论研究上的展望,以期对其理论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4.
75.
解构主义设计方法运用于服装设计,可使其风格特征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从而打破传统服装结构的常规性与束缚性。本文从服装造型点、线、面元素的角度,通过拆分重组的解构主义设计方法,赋予服装新的形态,使服装呈现明显的分解重构特征,为服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杜甫的形象定格千年,可现在又"忙"了起来,为什么呢? 其一,现在流行的解构主义让部分人群习惯性怀疑一切。我国有符号化人物的传统,五千年来,一个个典型人物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当下人们的思想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产生应激反应,走向了符号化的对立面,即解构。"你高高在上太威风,我偏偏要拉你下神坛",可以看做是时代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77.
正近代的几百年间,艺术逐渐从技术当中分离开来,艺术有了"精英"和"大众"之分。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它们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代表了永恒和时代的两个端点。精英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时代局限性,被赋予历史的永恒性;大众艺术则代表了时代的最强音,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所接受。精英艺术作为艺术的正统在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78.
UED:人们评价您的作品具有新现代和解构主义的双重色彩,您自己是怎么认为的?  相似文献   
79.
李晓迪 《四川建筑》2013,33(1):37-39
当代建筑的两次离经叛道式的突变——解构主义和参数建筑。表面来看它们是当代建筑发展过程的又一次风格革命,但是他们依然是基于历史逻辑下的阶段性产物,它们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并非是随机的产物,而是和其建筑思想的本质互为支撑的。  相似文献   
80.
张建羽 《城市建筑》2014,(17):248-248
解构主义是人类近现代建筑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的后现代建筑思潮。它把整体破碎化(解构),是对外观的处理。通过非线性或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设计,来形成建筑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形与移位,以刺激性的不可预测性和可控的混乱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