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55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26篇
矿业工程   61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75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利用ArcGIS Server和JSF技术开发了一种基于Web的三防决策支持系统,采用Ajax Renderey和PhaseListener 2种方式解决了系统中客户端响应速度慢的问题.该系统可有效提高信息采集和传输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增加三防灾害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2.
MapGIS向ArcGIS数据格式转换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云 《地矿测绘》2010,26(1):33-35
根据目前空间数据格式转换现状,探讨了MapGIS向ArcGIS数据格式转换的几种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种转换方法中点、线、面各类要素转换前后的差异,讨论利用软件本身的转换功能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实践表明,通过Shape文件进行转换是实现MapGIS向ArcGIS数据格式转换的最佳途径,为获得理想的转换效果,有时需根据图形本身的特点和转换的要求选取一种或几种方法相结合,并在转换后进行适当的图形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73.
三维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相结合是虚拟现实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通过利用Google SketchUp三维建模技术和ArcGIS 9.3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ArcScene的三维应用环境和空间分析功能,采用ArcGIS Engine 9.3和Visual Studio 2005(C#)的二次开发技术,设计与开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并对相关技术和实现过程进行了探讨。系统实现了校园二维数据的图层管理、编辑管理、符号设计、空间查询、最优路径动态分析、长度面积量算和专题制图等功能;三维模型的导入和导出、图层管理、三维场景浏览(导航、飞行、缩放、漫游等)、三维地物空间查询、三维交互测量以及二维矢量图形和三维场景的互动等功能。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校园3DGIS理论和技术的有益探索。
  相似文献   
74.
以某矿山公园的二维矢量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SketchUp6.0软件平台,通过三维模型构建、渲染及漫游定制等过程,初步构建了一个矿山公园三维GIS系统实验原型,实现了与ArcGIS软件之间的交互,结合ArcGIS软件进行三维矿山公园场景驱动的开发工作,形成了矿山公园的三维建模场景再现,在Google SketchUp6.0中实现的建模效果与ArcGIS Engine中各种控件的浏览漫游功能统一起来,开发了一个简单的矿山公园三维漫游系统。  相似文献   
75.
肖靖峰  王晓东  姚宇 《计算机应用》2012,32(9):2675-2678
针对大型厂区地下管网规模庞大复杂且难以管理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ArcGIS平台的C/S+B/S混合开发模式。把传统地理信息系统客户端管网空间分析功能提至服务器端处理,在B/S端采用碰撞检测算法对管网进行碰撞分析,同时采用高效的线性内插法计算断面分析中所需的交点高程数据。系统上线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更好地对原本不可见的地下管网进行有效的空间分析,从而实现对厂区地下管网的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76.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并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高分2号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据此厘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决策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基于ArcGIS技术平台,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做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和无影响区。结果表明: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总体上较好。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昆阳磷矿地质环境问题区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魏海霞  高照忠  叶长斌 《金属矿山》2016,45(11):128-131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存在卫星重访周期较长的不足,导致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精度不高,难以适应矿区开采沉陷动态监测的要求。为此,以双鸭山某矿区为例,将D-InSAR技术与ArcGIS软件进行有机结合进行开采沉陷监测分析。首先选择该矿区2014年10-11月3景C波段TerraSAR影像作为干涉影像数据,构成了3个干涉影像对;然后针对In-SAR干涉影像存在的基线误差、大气误差、地形误差以及时间失相关等,以GAMMA软件为平台,通过精细二轨D-InSAR模式,进行干涉影像对配准、基线估计、相位解缠处理,提高D-InSAR干涉影像精度;最后将D-InSAR差分干涉影像与开采平面、开采计划以及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矿区开采沉陷区域的空间动态分布位置,并将D-InSAR差分干涉影像导入ArcGIS软件对矿区开采沉陷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干涉影像对1、2、3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1,22,33 d,期间矿区的最大沉陷量分别为40,41,45 mm,平均沉陷量为0.86 mm/d,区内同期水准测量获得的沉陷量平均为0.92 mm/d,可见,融合D-InSAR技术与ArcGIS软件的开采沉陷监测方法有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78.
攀西黑水河流域北部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地区。为深入研究该地区崩塌、滑坡灾害发育规律,基于现场调查和高精度遥感影像崩塌、滑坡解译,借助ArcGIS平台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研究区内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主要成果与结论为① 研究区共发育崩塌76个,滑坡487个,93.4%的滑坡分布于10°~40°斜坡范围内, 47.4%的崩塌发育于40°~50°斜坡;② 地层岩土体结构组合特征及力学强度在宏观上决定山地灾害的类型及其易发性;③尽管研究区现今处于地震活动的相对平静期,但断层对崩塌、滑坡的发育仍有一定的影响(滑坡约300 m,崩塌约500 m),断层切过处往往发育大型崩塌和滑坡;④研究区滑坡的分布宏观上受河网水系的控制;⑤公路对滑坡发育的影响范围约300 m。  相似文献   
79.
两证合一地籍测量数据是天津市国土和房屋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发证必须具备的要件之一,数据的制作较为复杂,作者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出相应的数据制图系统,简化作图的流程。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VBA技术,AE技术的两证合一地籍测量数据制图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实现方法,并给出部分重要的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80.
为保护地铁沿线的建筑物,并给地铁以及地铁附近地下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提出了建筑的地下空间竖向影响深度分析的模型,在利用建筑物资料与工程勘察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得出了建筑物基础的竖向影响深度。并通过对某沿海城市某区域的建筑物的地下竖向影响深度分析,得出了影响深度与建筑物层数以及地质条件的具体关系,为地铁的设计和沿线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